中国首届自然农法大米品质鉴评 “德服”大米获金奖
专家对大米产品进行评审打分。本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近日,中国首届自然农法大米品质鉴评会在哈尔滨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泰国、俄罗斯的自然农法专家、学者一起对采用自然农法种植的大米随机编号、统一烹饪,再由专家团队逐一进行品鉴,最终我市天润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德服”牌龙稻18大米经过激烈的角逐获得金奖,这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金奖的自然农法大米。
“自然农法”又叫自然农耕,最早由日本的冈田茂吉于1935年提出,主张无耕作、无肥料、无除草、无农药的“四无”农业生产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制品,例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徐州天润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兆龙说,他是国内第一批开始尝试用自然农法方式种植农作物的人,天润谷丰德服大米精选黑龙江首个国标一级大米“龙稻18”进行育苗。在水稻插秧之前需要通过培育土壤,使土壤发挥供养植株的能力,就可以实现免施肥。前期可以以环保酵素改良土壤,恢复土壤菌种多样性、去除化学污染残留。在杂草过高时,割倒就地覆盖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实现免施肥。
“通过人工除草、生物除虫、遵循大自然法则种植出来的大米,种植全程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除草剂,所以水稻不能像普通水稻那样‘迅猛’生长,相比于普通水稻产量少近1倍。”张兆龙说,天润谷丰自然农法水稻一亩地的收成大约在500—600斤,而普通水稻种植一亩地收成大约在1200—1300斤。
据悉,本次品鉴会是严格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进行的,采用的打分卡由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中心提供,采用同样的煮米电饭锅、同样的水、由参赛选手自己煮饭参加比赛。专家团队首先对大米的外观品质进行鉴评,随后鉴评大米的食用口感,最终,天润谷丰德服大米以25分满分的优异成绩取得了中国首届自然农法大米品质鉴评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