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变样处处好景象

发表于:2019-01-11

 “农村变化大,农民喜又乐,若是你到西陶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美丽乡村花怒放……”这首歌,如今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武陟县西陶镇广泛传唱。

  农家大门宽了

  如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家都有现代交通工具,购置小轿车的已不再是新鲜事。

  原先大门是“平车”门,后把门拓宽变“三轮车”门,后又改成“轿车”门,近年来农家盖新房,大门口宽度、深度设计一次到位,小轿车进家方便多了。

  东白水村辛小才,今年55岁,20世纪70年代家里住的是老式农房,90年代家里买了一辆三轮车,车进不了大门,只好把原来大门扩宽。这几年,他开办了电子材料厂,家里买了高级轿车,建起了三层小洋楼,家里大门设计成了“轿车”门。村支部书记史振国说:“俺村330户,有小轿车的至少三分之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个好事,村里小轿车多了,管理还有点费劲,虽说这管理有点头疼,但这般新景象,俺还是很欣慰的!”

  农具挂起来了

  杈、耙、犁、耧,是自古农民手中不离的传统劳动工具,近年来,随着农村机械现代化的提升,这些农具风光不再,早些年每逢“三秋”“三夏”农民需要忙碌十几天,现在只需要三四天就可以结束。

  有的怀药种植大户租下村里大块农田,签订承包合同,机械作业实行“四通”,以前集会上有很多制作镰刀、售卖木杈的,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小南张村赵宝才今年68岁,年轻时候他是麦播摇耧老手,“以前摇一天耧腰酸腿痛,现农村耕种全面机械化,一下子让俺失业了。”赵宝才说,他以前用的木耧还在房后墙上挂着,抽空还会给年轻人讲过去摇耧的故事。打工家门口了

  近年来,西陶镇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食品加工、造纸、木糖、四大怀药等六大支柱企业。规模以上企业38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新加坡、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有的夫妻同在一个厂,有的一家两代人同在一个厂,工资不比外出打工低。

  交斜铺村村民廉孬今年47岁,会电器电焊技术,常年在南方打工,现回到家乡,在华丰纸业上班,还当上了车间维修班长。“在家门口上班真好,挣钱不比外出打工少,还能照顾家中老小,现在让俺出去打工,俺都不去。”廉孬说。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