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神坛的“自然农法”为何备受追捧
说起来惭愧,我们老祖宗在古时已经提出“道法自然”这种极具哲理性的思想理念,它不仅可以用于为人处世,更适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比较发达的日本,率先提出自然农法的概念,现在我们却需要向他们学习模仿这种农业种植理念。
自然农法
什么是自然农法,说通俗一点,就是二要四不:要作物自然生长;要维持生态平衡;不施肥;不用农药;不除草;不修剪。
当前我国土壤严重退化,若严格按照这种标准实行自然农法的话,利用大自然去恢复,无疑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工成本非常高昂。以日本“苹果之神”木村来说,他在70年代实行自然农法管理苹果园,当时的日本土壤情况和我国现在的土壤非常相似,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足足等待了10年时间才收获。
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
在我国苹果之乡烟台栖霞,也有一位和木村相似的从业者,他叫谢明,看到两本书《苹果教我的事》和《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是讲木村坚持自然农法9年终于种出苹果的故事,一本很励志的书。谢明2010年开始从事自然农法种植苹果,在承包的荒山上种植了2000多棵苹果,虽然荒山受化肥农药影响比较小,依然历时五年才有收获。
木村苹果
木村秋则的自然农法苹果,常温下放置了2年没有烂,只是不断的缩水,谢明的苹果在切开后室温放置,9个月的时间也没有烂,只是在缩水,并且他的苹果通过英国Intertek集团 283项农残检测,全部0检出。
实行自然农法,前景比较可观,可周期性太强成本太高,如何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找一条合适的自然农法之路呢?
大自然生物链
个人认为,大自然有灵性,从天空的鸟类到地面的昆虫再到地下的蚯蚓,各种各样的生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果树也一样,它营养过剩就冒新枝条缓解树势,如果营养不足就形成小年,在果树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自有一套调控机制。这就是野生的果树,没有人去管理修剪,没人施肥打药,一样可以硕果累累。
因此,尊重大自然和果树的规律,合理的顺应规律发展,通过人为手段,去加速这个过程,这才是自然农法的根本目的。俗话说堵不如疏,君不见黄河之堤高出地平面十几米,在古代黄河每隔几十年改道一次,这就是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
当我们了解自然农法的原理和目的之后,能不能通过人工放养蟑螂等有益昆虫对害虫进行灭杀?能不能通过人工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加快土壤恢复进度?能不能通过人工修剪的方法,缩短果树自己调整树势的过程?
自然之道
自然农法,归根结底是让我们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试图通过人工手段去改变控制大自然,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一些辅助手段只有利没有弊,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崇拜神话日本的自然农法,否则,一切靠天吃饭,那与原始社会有何区别?
孔子的“义利”篇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然君子之所为者,乃天降之大任也,小人之所为者,唯己利是图耳。窃认为这段话用在自然农法上面,感觉再恰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