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农法免耕直播种植水稻 - 经验总结
播种
1、播种时间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观察发现,2016年农户收割时洒落在田间的稻谷在2017年清明节前后发芽、出苗,出苗后长势很好,生长速度和田间杂草有得一拼。
稻谷出苗的这个时间,正好是田间冬草将枯、春草刚生的时间,洒落在田间的稻谷在积累了一整个冬天的自然能之后,自行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生根发芽,避免了人工撒播时的时机选择不当,导致稻谷发芽之后,春生杂草已经长到一定的高度,再去和杂草竞争水分、空气、养分,就会十分困难。
所以,如果要采用免耕直播自然农法种植水稻,应该模拟植物在自然界中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待水稻收割后,选取精良稻种在头年霜降之后,便播种到田间,让稻种在田间越冬积累足够的自然能,待来年开春后,稻种可以自行选择最佳时机生根发芽。
如果来年发现稻种未发芽的地方,还可以及时的补种或补苗,避免稻田产生缺苗的情况,充分利用好每一寸的土地。
2、播种方式
对于无规则的撒播来说,优势很明显,那就是省时、省力;但撒播之后的劣势,也同样突出,稻种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块稻种密度过大,有些地块稻种密度太小。
密度太大的地块,每株水稻都在抢水、抢空气、抢养分,导致每株水稻都长不好,并未像福冈正信在书中所提及的那样,可以依靠自然去进行优胜劣汰。每株水稻最终都结穗了,但很少有分蘗的。密度太小的地块,那当然是浪费耕地了。
所以,播种还是应该确保稻种之间保持一定的株距和行距。为了提高播种的效率,可以自制一根简易的播种取穴棍。取一根长约5.5米、直径5cm的杉木棍,每隔20cm敲入一根长6-7cm、直径1cm的钢钉,自制的播种取穴棒就做成了。
每次播种的时候,两个人先用播种取穴棒取好播种穴,待播种穴都取好之后,一个人负责播种,另一人尾随播种的人进行盖土(其实覆盖的土可以用沙子来代替,沙子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比较丰富)。
播种取穴棒的大致图像,请参阅上图。可以将取穴棒的两端做成上图中右边那样的枝丫状,方便压土和上提。
开沟
开沟的好处很多,比如增加稻田的容水量、增强通风透光透气、为青蛙提供两栖生存环境等等;当然,开沟对稻田也有不小的坏处,比如许多有机质经过水沟的缺口流失、漫过田面的水使蚯蚓无法生存等。
所以,开沟的深度应该加深到30-35cm,在深沟中灌浅水(大约5-10cm),并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用于吸收沟中的有机质。待水生植物枯萎之后,可以将它们收割,覆盖在稻田中。因为沟中只有浅水的缘故,厢面上部的土层可以提供足够多适宜生存的空间给蚯蚓。
围沟
腰沟
厢沟
田间除草
待开春之后,水稻种子积累了一个冬天的自然能,自行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发芽出苗了。这个时候,我们要经常在田间观察水稻苗附近杂草的情况。
如果发现水稻苗四周的杂草高度盖过水稻苗,应该及时的将水稻苗四周的杂草割断(无需连根拔起)之后覆盖在水稻苗四周。很可能只需要如此帮助水稻苗一两次之后,水稻苗就可以茁壮地生长,生长的速度将远远超过杂草。
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水稻发芽出苗之后,生长速度就秒杀四周的杂草。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尤其是在水稻种积累了一个冬天的自然能以及选择最合适的发芽时机之后。但愿稻田中这样的稻种数量能多一些,我们也可以省去许多的除草气力。
后续的生长过程中,只要杂草的高度不超过水稻高度的1/2,就无需再花力气去除草。
田间控水
从2017年一整年的水稻生长情况来看,只要水稻田里有足够的矮草覆盖,降雨就足以满足水稻整个生长周期对水的需求。
对于那些在水沟旁生长的许多水稻,由于水分过于饱和,影响水稻受精和结实,稻穗上结出了许多的秕谷。
所以,只需在深沟中保持5-10cm的水位,足矣。
田间防虫
这根本就不应该成为问题。(青蛙、蜘蛛、蜻蜓水陆空三军抓虫)
收割和晾晒
对于收割,最好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如果采用机器收割,对会将田地压得太实,而且将极大地影响土壤中的生物的生长。
收割的时候,注意收割的高度,确保水稻可以再生一次。密切关注长出来的再生稻,待其枯萎之后,观察他是如何繁衍生息下一代。这将为我们将来自行留种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收割好的稻茬,按每捆10斤的规格捆好。在田里支几个如下图所示的支架:
天日晒
然后将一捆一捆的水稻直接倒挂在支架上进行晾晒,待水稻晾晒到一定的程度,就直接在田间进行脱粒。脱粒之后,装袋,然后运送回家。
关于留种
对于选种的标准,每个人所采用的可能都不一样。我个人倾向于从那些箭叶(稻穗下面的第一片叶子)粗短、穗杆比较粗大、结穗量也不是太多的水稻中进行选取。
选种标准
在符合上述3个条件的水稻结穗中,再选取穗中稻谷颗粒饱满的结穗作为来年的种源。在家中用竹子做一个竹制晾种支架,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