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农业将推广应用近200项新产品新技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体现在产业兴旺上;而农业要增效,则离不开科技的推广应用。这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农业大市的惠州,正加速奔跑在以科技推动农业升级的跑道上。
推广无人机应用推动农业科技下乡
近年来,无人机这种高科技产品,不仅出现在城市上空,也出现在惠州的田间地头。
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科科长李华介绍,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减少农药成本20%以上,喷洒效率是人工的30倍左右。除了可减少农药残留、减少人工成本、减轻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农药利用率、提高防治效果。
到目前,该市农用无人机数量达10架,喷洒作业面积达30万亩(次),涉及水稻、玉米、杨桃、柑橘等作物。按照计划,接下来,惠州市将大力推广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争取到2020年占到全市统防统治农业作物面积的两成左右。
无人机的推广使用背后,是惠州正在大力推动农业科技下乡。日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目标,惠州市农业局制订了《惠州市2018年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将以科技进村入户、到田推广稳产增产和防灾减灾技术为重点,加大关键时节、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一直以来,惠州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扶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按照《惠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计划,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5%。
实际上,加大主导品种和技术的推广,是农业科技下乡的重要举措。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接下来,惠州还将重点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科技接受、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