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申报评分细则之科技成果转化
过去不少企业因为申报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概念比较模糊,虽然实施了成果转化,但是材料没组织好,却未获评高分。要想拿高分,必须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理解到位,并组织好相关证明材料。
为了保障科技成果转化财政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稳定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保险费补贴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支出。”
一、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
按照《认定指引》,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二、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形式
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向他人转让该技术成果;
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三、科技成果转化评分标准是如何的
按照《认定指引》由技术专家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A.转化能力强 ≥5项(25-30分);
B.转化能力较强≥4项 (19-24分);
C.转化能力一般≥3项(13-18分);
D.转化能力较弱≥2项(7-12分);
E.转化能力弱 ≥1项(1-6分);
F.转化能力无 0项(0分)。
显然,要想拿到A档的分数,企业平均每年转化数量要达到5项,三年总共15项。
(建议:数量最好多于15项,因为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也许会否认其中一两项。)
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从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和样品/样机这几方面来挖掘。
(1)新产品:指产品整体性概念中任何一部分的创新、改进,能给消费者带来某种新的感受、满足和利益的相对新的或绝对新的产品。
证明材料可以是:新产品证书、生产批文(药类)、销售合同、订单、销售发票、检测报告、企业标准、用户使用报告等一种或多种材料。
(2)新设备: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开发的或改进的生产设备。
证明材料可以是: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备案文件、发票、设备照片等一种或多种材料。
(3)新技术应用:多个使用单位的推广应用证明、解决产品性能质量或生产效率问题情况。
(4)样品/样机:检测报告、毒理报告、用户报告,说明书等。
企业提供的所有成果转化证明材料须为近三年企业新增加的材料,且成果转化的结果必须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企业的科技成果应该与研发项目相对应,但不要求一一对应,可以一个项目对应多个(种)成果,也可以几个项目对应1个成果。
高企申报该如何准备科技成果转化材料呢?
简而言之,从成果来源、成果转化形式、成果转化结果三个环节去组织每一项成果转化相关证明材料具体如下:
(1)成果来源证明材料组织:
成果源自于企业研发项目:证明材料选择性提供项目立项、结题、成果鉴定报告、专利等知识产权。
成果源自于外购技术成果:证明材料选择性提供正式技术交易合同、产学研合作合同、专利购买协议。
(2)成果转化形式证明材料组织
自行投资实施转化:这类转化形式可以通过提供企业自身成果转化结果证明材料作为转化形式证明材料。
合作实施转化:这类转化形式包括向他人转让该技术成果;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转化形式。
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提供相关协商转化的协议、合同作为成果转化形式的证明材料。
(3)成果转化结果证明材料组织
新产品、新材料:证明材料可以选择性提供产品检测报告、新产品证书、产品说明书、生产批文、新产品销售合同、用户使用报告、产品照片。
新工艺、新设备:工艺(设备)测试检测报告、工艺(设备)参数说明、设备备案文件、验收鉴定意见、用户使用报告、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