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成果转化当“红娘”

发表于:2020-08-18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孕育着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


  如何集聚各方力量,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进而为我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撑?


  8月13日上午,由省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权率领的工作小组,前往中北大学进行对接、调研,双方围绕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希望构建常态化协调会商机制,扩大科技成果转化覆盖面,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中北大学被誉为“军工泰斗”和“人民兵工第一校”。近年来,中北大学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能源、网络与信息安全、智慧城市、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各领域。


  工作小组一行先后来到中北大学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态测试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西北斗导航与位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现代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了解科研成果及其应用领域,并就高新技术市场前景,与该校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与展望。


  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基地。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心主任赵贵哲在向大家介绍生物降解纳米有机肥、纳米脲醛肥、高分子纳米地膜时,他希望把这些绿色环保、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产业前景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新产品、转化为产业优势。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个利国惠民的国之重器,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


  在中北大学山西北斗导航与位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北斗应用场景非常直观地显示在大屏上,打开北斗位置综合服务平台,点开窨井监控,地图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井盖标识,在这里,利用北斗导航定位技术,每一个井盖都被赋予了身份,监测系统能有效监测井下液位、流量,井盖异常等情况,以便相关管理部门能第一时间做出预防和决策。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在这个平台上,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及产品已经在路牌、房屋等各种市政设施上广泛应用,这些智慧场景的演示,让来访者惊叹不已。


  调研间隙,中北大学党委书记李忠人向工作小组介绍了学校在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就。他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北大学的发展,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把服务国防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坚持“两翼齐飞”“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未来,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向“双一流”大学迈进。


  走访中,矿用皮带智能检测系统、薄壁金属管焊缝焊接质量超声自动检测技术与系统、井下成像检测技术及系统、桥梁沉降高精度差分终端、公路护坡远程监测终端、石墨烯改性轮胎橡胶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设备、材料,不时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参观者产生浓厚兴趣,并为之振奋。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运用,才能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对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杨春权表示,省投资促进系统将积极当好桥梁纽带,加强与中北大学的对接,建立高校科研成果和地方、企业科研需求的信息库,实现校企供需“零距离”的订单式转化模式,并将组织我省异地商会、企业和投促系统与中北大学精准对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推校企合作,为优质科研成果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做出努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假以时日,中北大学这些创新水平高、竞争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科研成果,将为我省企业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重要支撑。山西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