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纳税1.79亿元!碧桂园悄然“跨界”建筑机器人和农业芯片,要开百年老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丨北京报道
3月26日,香港市场房地产股股价表现平平,有的甚至下跌,碧桂园(02007.HK )却大涨8%,总市值增加约135亿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
前一天刚刚发布的碧桂园年报,让市场有些兴奋。
再夺冠!未来3年权益销售额每年增长10%
3月25日,碧桂园公布2020年报,举行了线上业绩发布会。
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无论是按照操盘金额排名,还是操盘面积对比,碧桂园都是国内房地产企业中的冠军。
碧桂园年报披露,2020年,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销售面积约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对比以往,2016年至2020年公司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
碧桂园2020年报
公司财务稳健度如何?
销售回款率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高低。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销售回款率越高,代表资金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财务资金管控能力就越强。销售回款快速,能保障现金流充足,进而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现阶段,这个指标高低,对房地产公司至关重要。
2020年,碧桂园销售权益回款率91%,已连续5年高于90%,在行业继续保持领先。
另外,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国内百强房地产企业2020年末净负债率平均值94.6%。碧桂园同期此指标只有55.6%,远低于行业平均。
能保持如此低位,表明公司贯彻多年的财务风险管控,已经取得了成效。数据显示,公司净负债率已连续多年在70%以下。
在国内,能做到这样的房地产企业,并不多见。
现阶段,整个社会处在降杠杆的大背景下,碧桂园的财务杠杆保持行业低位,已是抢占了先机。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36亿元,公司资金保障能力良好,有助于更从容地应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
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2020年百强房地产企业纳税额均值为72.2亿元。碧桂园2020年纳税总额653亿元,是百强房企平均值的9倍,日均纳税1.79亿元,持续为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做出贡献。
碧桂园的房地产业务已经是冠军,后劲仍旧充足。截至2020年末,公司在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以此为基数,可强力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发展。
建筑机器人、机器人餐厅预计明年盈利
除了房地产,早在3年前,碧桂园就布局了机器人。
3年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博智林”)创立。3年后,博智林已经拥有4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集中开展重点产品研发、关键技术攻关,累计递交专利申请近3000项,已获授权近1000项。
楼层清洁机器人在作业
碧桂园的机器人,在2020年频频出镜。
莫斌介绍,2020年,公司的建筑机器人发展速度很快,已有18款机器人进入商业化应用,另外28款机器人已在进行工程测试。
2020年9月25日,公司首批共有9款43台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举行交接仪式,自此,博智林创立的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开启实战模式。截至今年2月,博智林机器人已在超过15个项目中开展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平方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教授表示,在短短近三年时间里,碧桂园针对建筑信息模型、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开展全面的研发,目前已经交付了大批量的机器人,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相信,机器人建房不会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定会实现的行业变革。”公司在年报中如此表述。
除了机器人建房,碧桂园还开了80家机器人餐厅,分布在大湾区九大城市,共投放单机设备583台,遍布十多个省市。
2019年,碧桂园成立全资子公司千玺机器人集团(下称“千玺机器人”)。公司希望,通过优质食材和智能烹饪技术,向全社会提供健康、卫生、好吃、快捷、实惠和富有科技感的美食。
2020年2月,由千玺机器人自主研发的“24小时无人、全自动化运作”煲仔饭机器人,出现在武汉新冠肺炎疫区的隔离点,为医护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赢得现场医护人员及媒体的点赞和关注。公共卫生事件也使得人们认识到机器人未来市场更多的可能性。
煲仔饭机器人
而作为一家企业,推动科技进步,也要考虑盈利。
“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预计明年盈利”。莫斌这一表述,引发了市场巨大想象。
以A股市场为例,房地产龙头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只有10倍至15倍,而机器人行业公司的市盈率却在百倍左右,难怪碧桂园股价上涨。
打造中国自己的“农业芯片”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种子被喻为农业“芯片”。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界一直存在种子可能被“卡脖子”的说法。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莫斌在年报发布会上介绍称,碧桂园农业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我国的“农业芯片”;在中端,使用“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产模式,布局科技农业;在市场端,现代农业将结合“碧优选”门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真正做到健康食品“从田间到餐桌”。
在农业,碧桂园已经耕作了近3年。
早在2018年5月,碧桂园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五大核心业务版块。
无人驾驶收割机和无人驾驶运粮机展示协同作业进行运粮
2020年,碧桂园成立全资控股零售版块碧优选,采用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业务模式,通过社区生鲜店、生活超市、线上商城、商贸公司等立体业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特色生鲜食品、日用品和健康生活服务。在满足广大市民生活需求的同时,碧优选搭建城乡交流的桥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据介绍,2021年碧优选将在粤、京、沪多地进行业务探索,通过多种业态模式形成全渠道销售,进而布局其他重点城市,放眼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