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业怎么玩跨界?他种下葡萄,居然能卖出豆腐!

发表于:2019-04-04

2010年,年仅27岁的辽宁青年张玉鹏走上了人生高峰

  凭借几年打拼,他在北京买房买车,成功摘掉了“北漂”的帽子。但也就是在这一年,心血来潮的他决定返乡创业。


  在他的老家辽宁省桓仁县,长年种植着一种特殊的水果——冰葡萄。见过大世面的张玉鹏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种植,完全可以产业化运作,利润远比卖给收购商要大。

  以房本、车本作保,他说服了老家农民按照统一规格种植冰葡萄苗。之所以敢这么放手去干,是因为他经过调研发现,中国酿葡萄酒的酒厂在1000家左右,如果有10家到50家酒厂能够用他的葡萄苗,就够他赚的了。

  2012年,他靠卖冰葡萄苗赚到了800万元,但他看到的是更大的财富——冰葡萄酒。为此,从年底开始他又做起了加工冰葡萄酒的买卖。

  那年冬天,2012年第一场雪压根儿就没来,由于根部裸露在外,寒风一吹,原本耐寒、存活率高的冰葡萄苗居然冻死了。

  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在考察了一番后,张玉鹏发现,少数几家的冰葡萄苗并没有冻死,原因是他们在冰葡萄苗中套种了花生、土豆,为了争夺养分,冰葡萄苗必须扎根更深,所以冬天就不会冻死了。

  找到了应对方法,张玉鹏并没有立马展开行动,他发现种花生和土豆远不如种黑豆划算。在他的鼓动下,种植户们开始套种黑豆,13年10月他就收上来30多万斤黑豆。

  而被他高估的市场,每天仅能卖出100斤黑豆。脑子活泛的张玉鹏,很快决定搞黑豆深加工,提高附加值。2013年底,他投资了100万建了榨油厂,一年能消化100万斤的黑豆。

  2014年,当他的黑豆油上市时,销量十分惨淡。2017年,他又转换思路开始卖豆浆,虽然这家豆浆店每天能卖出400元的豆浆,还是远远不能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很快,他就找到了出路——卖黑豆腐。但黑豆做出来的灰绿色豆腐,一开始也并不好卖,在死缠烂打下,张玉鹏终于从一家火锅店打开了局面,这家店每天能帮忙他卖出100斤黑豆腐。

  有了一个支点,张玉鹏就想撬动整个市场。2017年7月,他举办了一场厨艺比赛,并让30名厨师每人开发两道黑豆腐菜肴,围观群众现场品尝打分。借力这次活动,他的黑豆腐在当地知名度飙升,很多餐厅都来找他合作,一天就能出货三千多公斤。

  生产完黑豆腐和黑豆浆的废渣,也被张玉鹏拿来合理利用——养鸡,这又给他额外带来700多万的营收。2018年,黑豆深加工和冰葡萄酒两项生意给他带来了7000万元的毛收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困难面前,张玉鹏表现出了迎难而上的勇气,用新市场消化旧库存,生意才越铺越大,最终赚到了大钱。

  他或许不是白手起家的创业代表,但他的经营思路却值得我们借鉴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