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现况与未来

发表于:2019-04-04

要知道,互联网+农业的概念自2015年中央文件出台后已近4年。这四年来平谷区的农业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的发展又会怎样?

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现况与未来


我们单从接地气儿的百姓层面浅谈,论点不全面、不权威,但都是有限的调查所得,本文以平谷大桃为例。

一、互联网+时代,平谷农民的变化

2015年黄金周,正巧在浙江乌镇旅游,恰逢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即将举办,那时候对互联网+的概念非常模糊。

要知道,平谷大桃有22万亩,从事大桃种植和营销的人群总数在10万人左右。

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现况与未来

平谷桃花海,蔚为壮观

10年前,老百姓卖桃还是极其传统的大桃收购、摆地摊等形式。

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现况与未来

大车低价收购大桃

如今,互联网时代,平谷60岁以下的桃农都会发布朋友圈卖桃;

也有儿女采用淘宝店铺、微商、社群等方式为父母或者亲戚分忧,销售量和销售额都比之前提高不少;

更有能者,出现一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开始自建网站、社群等平台,将大桃种植、销售甚至加工,逐步向大桃产业链道路行进。

二、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现况

跨界农业,就是将传统农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或者用其他产业的技术手段来武装传统农业,提升其附加值,从产业形势来讲,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有许多路径,简介几类如下:

1.农业与旅游的融合诞生观光农业,比如农业庄园;

2.农业与体验的结合诞生体验农业,比如定制农场;

3.农业与住宿餐饮业的融合诞生休闲农业,比如农家乐;

4.农业与文化的融合诞生文化农业,比如农耕文化园;

5.农业与金融的结合诞生农村金融,比如农人借贷平。

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现况与未来

平谷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以纯粹的种植、初加工,辅以小规模养殖为主导,这种形式的农业存在两大特点:

一是从事农业劳动时间长,历经千年,从业门槛低;

二是从业人员多,平谷有近1/4人口从事大桃及相关产业,且多数产品种类单一,模式趋同。

这两大特点是传统农业产业不赚钱的根本原因。

根据2018年一整年深入平谷各村(户)了解平谷三农,尤其是家乡大桃相关种植、销售及产业情况,发现一下几种现象:

1. 平谷桃农的跨界农业意识开始觉醒。

尤其是与休闲、餐饮住宿的融合已经进入了2.0时代,亲子采摘、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已经进行升级。互联网+时代,已经将游客与农主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住家里、吃家常饭、若朋若邻的感觉更温馨、有趣,这是现阶段游客有喜欢的一种方式。

2. 跨界农业与旅游融合也逐步成为热捧的方式。

平谷大桃也旅游融合的方式尚处在初级的休憩、观光、体验阶段,还有很长的要走。已由传统的采摘、购买转变为体验。

3. 政府的动作愈发有力。

2018年,平谷区举办“万物生长.休闲平谷”乡创大赛,开启平谷农业向文化融合的新纪元。涉及平谷大桃的相关设计方案,强力注入文化、文创元素,极力将平谷农业和文化融合,提高其附加值。

三、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未来

2018年,结识了三农方面的各种创业志士,他们已经点燃平谷跨界农业的火花,向各方面进行融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

其中,跨界农业与体验融合的代表有:书香蔬香亲子有机农场;

其中,跨界农业与人工智能融合的代表有:“搜桃记”大桃自动分拣系统,根据大小、色泽、品相等实现智能大桃分拣“桃脸识别”;

其中,跨界农业与农耕文化融合的代表有:“心花荟”农耕文化体验。

家乡平谷跨界农业的现况与未来

创意农业是未来农业的主旋律

其中,跨业农业与文旅融合是未来平谷农业的爆发点和未来之星,也是传统农业的救命稻草。

其中,跨界农业还有大桃产业以外的其他产品奇妙融合,定然妙趣横生。

跨界农业刚刚处于初级阶段,前途一片光芒。投身三农的伙伴们寄予着自己和家人的殷切期望,试图为农业现代、农民富裕、农村美丽而奉献力量!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