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一企业家“跨界”做农业,源于这朴素情怀!
观看余江维珍蔬菜基地规划图,但见蓝天之下,白云之下,一排排高标准大棚林林立立,仿若一行行站立在田地间的哨兵,纵横阡陌之间,又若广阔草原上的毡房,不由敬佩吴天龙的胸襟与胆略,更为在余江邓埠镇有这样一位潜心钻研,立志奋发的农业开拓者而感到欣喜。
1974年出生的吴天龙是余江区潢溪人,1991年到上海打工,做过进口音响,也做过调音师,2003年在上海创业,创办了“上海维曦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进口玩具。2015年,他觉得农业发展潜力大,内心深处总想着带动家乡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共同富裕,便专程到山东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回来后,通过余江区政府招商引资在邓埠镇西坂村创办维珍蔬菜基地。基地现有面积320亩,先期投资1200多万,使之成为邓埠镇西坂村委会的就业扶贫车间。
江西维珍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以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合经营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时间、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采收,统一销售,按照“高起点、上档次、创品牌”的原则,把园区建成为无公害蔬菜科研成果示范和推广基地、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基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占有率,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充分实现现代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格局。
目前基地内有大棚67个,蔬菜种植园区内引进了新品种和先进实用的农业设施和设备,推进有机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农药检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建成以绿色无公害蔬菜为主导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维珍蔬菜基地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繁忙季节有近百人在基地工作,平时也有40多人务工,同时也扶持了当地8个贫困户。
由于今年余江遭受85天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再加上三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袭击,给维珍蔬菜基地带造成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因为长期不见阳光,且持续低温,培育的秧苗几经磨难,几番播种后,秧苗还是生长缓慢。在狂风暴雨的倾噬下,基地67个大棚就有51个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钢管变形,覆盖的薄膜被风刮破。
为把损失降到最低点,近日,吴天龙抓住少有的晴好天气,斥资近百万,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拆除变形钢管,将钢架进行加固,更换薄膜。
做农业不像做企业只要投入马上就会见成效。农业从投入到收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一定程度上还要看天吃饭。吴天龙说:"前三年总体是一直投入,尽管没赚到钱,一直是由上海的公司支撑着,但是想着每年发放130多万元工人工资,解决他们的就业,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不过这三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现在在种植技术上,基地管理上都已进入正轨,工人们干活的熟练程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记者在吴天龙的大棚里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农田里忙碌着,他们一边为刚长出藤蔓的黄瓜引藤一边摘去多余的枝芽,娴熟敏捷的动作,宛如轻云流水,又如在大地琴键上弹奏。
一名村民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说道:"吴老板是个有头脑的实干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爱心的一个人,宁愿自己亏,从不少工人一分钱,现在我们工资少的一天80块,多的一天120块,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真的太感谢吴老板了。上几个月天气不好,影响生产,我们希望吴老板今后越来越好!"村民的脸上洋溢出一种知足一种从内心散发的笑容。
天灾无情,人有情。相信吴天龙一定能闯过一道道难关,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