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跨界做农业,武大博士在光谷玩转鸡蛋大宗交易
杨帆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情报学博士学位。他做过期货,做过券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他未曾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和农业有交集。
跨界农业的机会出现后,他从“新兵”当起,将蛋品大宗交易做得风生水起,进而将传统的批发贸易模式,升级为覆盖蛋品全产业链的服务解决方案。2018年,杨帆入选了第十一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
现在,打造集流通平台、金融服务、实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农业服务体系生态闭环,是他努力的新目标。
再创业跨界做农业
2016年,农业农村领域利好政策不断,国家出台农村金融等改革举措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当年,湖北涉农大宗商品类交易所——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简称汉交所)刚完成改制。
没人愿意挂帅,因为不好做,当时的畜禽行业也不是很景气。在这种背景下,杨帆调任汉交所董事长兼总经理。
杨帆坦言,相较于以往的工作,接手汉交所是“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其本质是一场“再创业”的选择。
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那就先从市场调研开始吧。
杨帆组建团队,深入油菜籽、生猪、鸡蛋等农产品主要产销地区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考察,最终选择把鸡蛋作为服务品种的突破口。
因为,鸡蛋在湖北境内有一定养殖基础,省内有一定定价权,产品可以标准化,具备产、销地分离的特点,适合做大宗交易。
从一颗蛋到一条产业链
2016年底,汉交所成立湖北鼎壹农合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做鸡蛋贸易。
因为南方几省是鸡蛋消费大省,他们在广州最大的蛋品交易市场设点,大批购入湖北省内鸡蛋,卖给商超、食品厂、服务贸易商等B端客户。
按照行业惯例,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前后,鸡蛋价格都会出现上行趋势,2017年汉交所提前囤入鸡蛋,谁料当年端午的鸡蛋价格竟然没有上行。
“鸡蛋存储时间太短,我们立刻清理库存,但是就在清完库存一周后,鸡蛋价格翻了一番,结果造成亏损。”杨帆回忆,这也算是摸索过程中交了一笔“学费”。
“纯做贸易就是在赌行情。”杨帆事后总结到,不仅要做贸易,还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做鸡蛋养殖和深加工。
往上游走,他们与农场或农企开展合作养殖,在源头管控品质和成本,往下游走,则先后成立两家食品厂,积极开发液态蛋、蛋白、蛋粉、卵凝脂等衍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截至2018年底,鼎壹农合蛋鸡存栏量达120万羽。当年该平台成交鸡蛋总量达1.3万吨,成交额突破1亿元。
金融创新服务大农业
杨帆在工作中逐渐发现,金融服务手段的介入,可以进一步提高蛋品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如,蛋品企业可以借助金融产品抵御风险或扩大生产、养殖规模等。
然而,农业企业发展壮大需要资金的同时,不少大型金融机构要么贷款门槛很高,要么无法提供完善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服务。
2018年4月,结合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大量金融需求,湖北天禾农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先后为蛋品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贸易链提供9000余万元的贸易流动资金,为核心企业采购链提供1000余万元的采购流动资金,并为农企提供农产品“保价”服务。
杨帆说,蛋品产业链服务试水成功之后,汉交所加快步伐,一方面继续做强蛋品产业链服务,同时尝试做香菇、小龙虾等更多农产品的产业链解决方案。
此外,还针对食品企业生产、销售逐渐分离的趋势,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他希望,通过构筑流通平台、金融服务、实业发展的“三位一体”农业服务体系,打造一个产业链闭环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