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益气祛湿、和中健脾之薏苡仁

发表于:2022-06-11

益气祛湿、和中健脾之薏苡仁

薏苡仁,亦称薏米,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而得。

薏苡仁药性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具有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脚气病,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等病症。

《本草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薏苡仁的日常食疗方法

1、薏苡仁粥:祛湿利水,消肿利关节

取薏苡仁30g,糯米30g,冰糖适量。将薏苡仁和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开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成粥,最后加入冰糖再煮片刻即可。每日服用2次。此外,薏米还常与红豆、芡实搭配,还可以与山药、冬瓜,山楂等食材一起熬粥,增强相应的作用。

薏苡仁,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能利关节,治痿弱拘挛湿痹,关节水肿疼痛。

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是薏苡仁粥的主要适宜症状。

2、薏米红豆汤:清热利尿,消肿健脾胃

取红豆150克,薏米50克,冰糖适量。将红豆、薏米提前浸泡4-6小时。泡好的红豆、薏米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因为以喝汤为主,水要多放点,大火煮开后转成文火煲2-3小时,再放入冰糖,搅拌均匀,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红豆、薏米都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因此,对于周身各种水肿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薏米和红豆都是性甘微寒,因此适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红肿。

但是需要提醒,对于脾胃虚寒,经常便溏的人,不适合经常服用薏米红豆汤。

3、薏米茶:健脾利湿,涩肠止泻,醒神养颜

取炒薏苡仁5-10克,芡实5克,陈皮5克,佛手3克,薄荷叶2克。上述材料加适量清水约1500ml左右浸泡约1小时,文火慢煮,煮沸后,待闻到较浓的薄荷香气时关火,日分2-3次饮用。

薏米茶是日常的一道药茶,有多种搭配,上方供大家参考。

薏米茶入脾、肺、肾经,制作茶饮更有利于吸收,适量饮用对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加重,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头昏头沉等症均有较好的效果。

提示脾虚慢性腹泻用本茶方较宜,若因寒湿、湿热(暑湿),或伤食引起的急性腹泻不适用。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