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吃饭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
正确吃饭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吃饭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有的患者认为,吃着降糖药,用着胰岛素,就不需要控制饮食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和运动综合管理,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注意进食顺序想要维持血糖稳定,吃饭的顺序大有学问。如果糖尿病患者饭前吃水果,果糖很快被吸收,易造成血糖快速增加,立即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对代谢相当不利。虽然胰岛素能让血糖快速下降,但是,为保护生理机能正常运作,人体也会在血糖下降的同时,再度产生饥饿感,导致用餐期间吃得更多,血糖更不稳定。所以,想要维持血糖、胰岛素分泌稳定,建议糖尿病患者养成先喝汤,再吃青菜、吃肉、吃饭,最后吃水果的进食顺序。
适当吃主食有的患者认为,吃主食容易升高血糖,所以少吃或不吃主食,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首先,主食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食用后血糖不会迅速升高;其次,主食可以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也是最经济的营养来源,少吃或不吃,可能导致脂肪和蛋白质超标,而总能量却不够,从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所以,主食应保证吃够量,一般来说,每日主食不能少于150克,主食总量应保持在250~350克。
限制粗粮的摄入量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延缓血糖、血脂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吃粗粮,但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导致腹胀。因此,建议每天吃50~100克粗粮,并做到粗细搭配,可以在做主食时混入粗粮,比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磨豆浆时加一把燕麦等。
正确喝茶作为三大饮品之一的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茶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水分,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矿物质等,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作用,还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口干、尿频、无力、视物模糊、乏力等症状。所以,学会喝茶,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有预防并发症的功效。茶主要分为红茶和绿茶,在冲泡方法和生理功效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红茶具有利尿消肿、抗菌解毒的功效,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生成,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经常饮用红茶,能防治骨质疏松和其他并发症。红茶有很多饮用方式,可以用热水冲泡,也可制成果茶。冲泡时需用沸水,若水温过低,不利于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析出。绿茶能加强胰岛素的活力,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中所含的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物质,还有降压、降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与红茶相反,绿茶不宜用沸水冲泡,否则会破坏茶氨酸中的营养成分,用凉开水浸泡绿茶半小时后即可饮用。需要注意的是,茶虽然有益,但并不能代替每日的饮水。在服用降糖药时,最好不要用茶水送服,以免影响药效。 方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