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爱养生,要注意这些“药食同源”误区

发表于:2019-07-10

随着内地民众生活水平提升,日益重视养生,养生产品的消费人群亦趋年轻化。据调查显示,"60 后 " 在营养品消费占比近 18%,而 "90 后 " 占比超过 25%。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十七期 " 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 " 上,广东省药师协会特聘专家、常务理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执业中药师刘晓春副教授表示,目前公众对 " 药食同源 "" 日常食疗 " 等存在较多认识误区,他提醒公众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理性选择合适的药食同源类中药材,"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不盲目跟风,不盲目进补 "。

 

那么什么才是对的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在本次题为《谈谈药食同源类中药的前世今生》的专题讲座中,刘晓春通过对人参、西洋参、石斛、黄芪、党参、山药(淮山)、天麻、三七(田七)等常见滋补、养生类药食同源中药材的讲解,展示其图片、分析其结构、解读其性状、对比其功能、鉴别其真伪,结合药材来源、中药文化和中药故事,立体、全面地向公众展示了常见药食同源类中药材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一面。

 

刘晓春提醒公众在购买和使用药食同源类中药材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盲目相信某些导购人员对中药材功能的无限夸大,从来没有哪种药物能包医百病;二是中药材本身再贵重,也是药物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预防和治疗疾病,食疗和滋补属于其衍生功能," 是药三分毒 ",必须根据自身体质需求,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材;三是必须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中药材,并保留好购买凭证,正确维护自身权益。刘晓春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

专家简介

"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 " 是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打造的科普宣传品牌项目,迄今共举办了 27 场,每期选取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 " 四品一械 " 等业内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传播科学知识平均每期网络直播点击量超过 10 万次。

本期专家刘晓春从事中药专业教学及中药行业相关工作 45 年,主讲《中药鉴定学》《中成药商品学》《中国药业史》等 7 门课程。主编、编著专业著作、教材 20 余部,发表论文 34 篇。创办科普公众号 " 药学学 ",发表推文 60 余篇。多次参与策划组织广东省医药行业中药调剂员职业技能大赛,策划并参与 " 广东省十佳百优执业药师 "" 广东省示范药店 " 的评选、评审,连续 9 年担任广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主讲教师。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