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颗粒——宝宝肠胃好,妈妈少担心

发表于:2019-07-19

一到放假,连平时比较注意孩子饮食的家长也放开了,对孩子吃零食、荤菜、饮料等食物不加限制,这就加重了孩子胃肠道的负担,孩子的消化系统不完善,就容易产生积食。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什么是积食?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是指小儿乳食过量,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食物是什么?

食物就是能量、热量。宝宝吃得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过了脾胃消化吸收的最大限度,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就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积食。

宝宝积食的原因:

小儿脾胃功能较差,又不知饥饱,喂食过多是积食的主要原因。

另外过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活动过少、食后很快入睡也可能导致积食。所以,积食一般多发生于婴幼儿。

宝宝积食的症状

小儿积食是儿科常见疾病,家长可以从以下7个症状,判断孩子是否积食,及早进行预防。

第一、从食欲看

1、孩子食欲很差

有的孩子没有胃口,一点东西都不想吃,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了。此时往往处于积滞的初期,往往不需要用药,饿两顿,空空肚子就好了。但是很少可以做到。

2、孩子食欲很旺盛

经常吵着饿,可是吃一点就饱了而且胃胀不消化,这也就是说如果的得了脾胃阴虚病,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想吃东西的情况,可是由于孩子本来对饥饱在大脑中就没有什么概念,饿了或者有好吃的就要吃,就会出现吃了不消化的情况。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积食时间长而且调理时间也比较长,用药不当,伤了脾胃的阴液,造成旧积未除,反而伤了正气。

3、孩子食欲超强,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

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经常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导致积滞的时间长了化热,不仅有积食而且多伴有胃热,所以就饿得特别快,就是说脾脏的运化功能本来就弱,再加上积滞在脾胃,脾脏又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最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吃越积,越积越吃,直到积热达到一定程度,或突发高烧,或扁桃体化脓。

第二、看舌苔

这个很简单,很多家长也都知道,积食的宝宝舌苔中间会变的很厚(尤其是舌头的中间和后边)——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有的宝宝只在舌头中间出现一个硬币样的黄苔而周围没有舌苔,这种情况虽然也有积食但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通常还伴有脾胃阴伤。

第三、从孩子嘴里的气味来看

积食的宝宝通常口腔会有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敏感的家长也许会发现。

堆积在体内的食物会造成肠胃失控,食物不能较好地消化,就会发酸,产生难闻的酸腐味儿。这时如果妈妈靠近孩子的嘴巴和鼻子,就能明显闻到异味。孩子的舌头如果不红润,呈白色,也是积食的症状。

第四、看手掌心温度

积食的宝宝,往往容易手心发热,甚至出汗,而手背不热,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这种宝宝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通常还伴有胃热。

第五、总喊肚子疼

有的孩子经常喊肚子疼或不舒服,并且还没喂食时,一摸他的肚子就是胀胀的,这样多半是积食了。

第六、从睡眠看

积食的宝宝,睡觉的时候往往喜欢趴着睡,而且多伴有夜里睡觉不踏实的情况。

如果孩子饮食规律、身体健康,那么睡眠应该是比较安稳的。而孩子一旦积食,睡眠就变得不安稳,孩子可能会手脚乱舞、牙关紧咬、不断翻身。

第七、看眼袋

近年来发现很多小孩子也开始有了眼袋。尤其是平时喜欢吃肉食的孩子,食肉过量导致肉积日久,往往下眼袋大,而且有暗红色。此类小孩往往积滞日久已经伤了脾胃,此时调理应该在消食的同时兼养脾胃正气。但是有些宝宝会出现便秘,或者大便味道特别臭,甚至有酸腐味,这些情况家长都应该注意了。

众道妙方药食同源——鸡内金山楂颗粒

常用于儿童乳食引起的积食、上火、不消化、厌食、食积发热、夜啼等常见不适的预防与调理。绿色养护、经典搭配值得拥有!

山楂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山楂具有消积化食,活气行血的作用。这两种作为君药, 它们都具有消积化食的功效,是调理主要症状的。

桔皮,它能够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桔皮作为臣药,他能使鸡内金和山楂发挥更好的药效。

白扁豆有健脾利湿和胃的功效,他可以增强我们的脾胃功能,作为佐药,它具有推进药效的作用。

大枣能够养血安神、补气健脾,作为使药它能够引导药物直达病灶,把药物药效综合起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