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发表于:2019-09-17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6种药食同源的食材,今天将继续分享8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帮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药食同源,同时本次分享的都是常见的食材,更贴近生活,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药食同源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

最早起源

首先我们要明白“药食同源”这个说法源自何处。中医讲究“药食同源”。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修务训》上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知必就,就是懂得百草的基本性能及有毒无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因此,很多学者也把这看做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思想——“药食同源”的最早起源。

历史的延续

在《黄帝内经》诞生的时代,帝王宫廷中也出现了文字记载最早的医官——“食医”,《周礼▪天官制》明确规定了食医的职责是调配帝王的“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可见,食医即是掌管食物的医官,也要懂得运用具有预防治疗作用的膳食为帝王调摄健康。而集药学之大成的明代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几乎记载了所有人们作为食物的谷肉瓜果蔬菜种类,并列举了它们的功能作用。同时,也论述了其它多种本草的养生食用功能。综上所诉,所谓的“药食同源”,即传统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中,食物不仅提供能量,提供营养的作用,而且对维持身体健康,调整身体状态,纠正机体非正常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这些药食同源的食材你一定很熟悉,但有些你可能不知道它们具体的用处,这里我将带大家了解它们更深层次的作用,了解它们的功效,让你在家轻松吃出健康来。

金银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枸杞

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抗疲劳等功效。由于枸杞不含任何毒素,适合长期食用。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可用于泡水,泡花茶,熬粥,甜品或者甜汤都可以加入一同食用。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桑椹

桑葚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亦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白莲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和固肠等作用。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胖大海

中医认为,胖大海味甘、性甘、性寒,质轻宣散,上入肺经清宣肺气,为喉科良药,下归大肠经情利大肠,所以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肺热声哑、喉咙疼痛、热结便秘以及用嗓过度等引发的声音嘶哑等症状。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芡实

芡实,俗称鸡头果、鸡头米,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自古被用作药物,《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上品。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泻精之功效,对肾虚遗精、脾虚泄泻、妇女带下、小便不禁等甚效。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百合

百合入药很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言其可“安心、定胆、益智、养五脏”。《本草求真》说它“功有利于心肺,而能敛气养心,安魂定魄”。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而微寒,入心、脾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及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蜂蜜

蜂蜜在我国用作药物治病已有数千年历史,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将蜂蜜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认为:“(蜂蜜)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8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帮助你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潜在价值


季节交替,秋冬将至,现在正是滋补身体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户外运动增强身体对外部因素抵御,同时也可以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从内而外的形成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