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长夏啃秋忙,如何养生?

发表于:2024-08-10

立秋,太阳到达黄道135度,虽然月令属孟秋,其实长夏尚在,三伏未出,秋老虎逞威,闷热更胜。所谓“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养生重点

立秋时虽脾土转旺但脾气虚弱,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饮食生冷造成的腹泻。立秋养生,着重祛湿健脾与补充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既要啃秋恢复体力,也要防止消化不良。

“啃秋”秘方

民间有立秋吃肉进补“贴秋膘”的传统,或者摆满一桌时令瓜果大快朵颐“啃秋”。

推荐:

冬瓜、山药、芡实、米仁、莲藕、白扁豆、赤小豆等利水除湿;

番茄、黄花菜、兔子肉、鹌鹑、胖头鱼、草鱼、大虾、扇贝等易消化食物健脾补充优质蛋白质;

如果没有饮食忌讳,还可以选用泥鳅。

切记:

啃秋切忌过量,总量要控制,否则易伤脾胃。

饮食秘方

健脾止泻,调理寒湿困脾之腹泻可选:芡实山药糊,将芡实、山药、糯米、白糖等量研粉,每晨取50—100克水调冲服。

增强脾胃消化功能,避免食滞伤身可选:山药炒鸡肫。

利尿除湿,生津止渴可选:清蒸茶鲫鱼,以绿茶20克塞入鲫鱼腹,葱姜料酒去腥,上笼蒸熟。

开胃利尿,补充优质蛋白质可选:酸萝卜青鸭羹。

穴位秘术

曲池穴:清热除湿,疏通经络。该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取穴,能燥化脾土和大肠经湿热。每天一二次,每次一二分钟,可辅助调理胃肠道。

大包穴:足太阴脾经的终止之穴,又称之为脾之大络,能散布脾精遍布全身。理大包时,先用两手握拳,用拳头的正面顶在大包上,轻柔打圈按压大包穴,按揉时要吸气挺胸两肩后展仰头。

来源:今日闵行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