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何以“圈粉”年轻人?

发表于:2024-11-09

三伏灸(贴)服务一号难求、八段锦跟练风行网络、中药茶饮发布即售罄……融合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新中式”潮流渐成,备受年轻人青睐,这种传统与新潮的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年轻人的养生风并非突然兴起。此前,“朋克”养生已经风行一时。 “朋克”养生和“新中式”养生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都折射出当下年轻人开始重视健康

一方面,年轻人有健康需求,中医养生有妙策良方,这是一场“双向奔赴”。颈肩推拿效果立竿见影,中医茶饮味美价廉,多种中医养生手段满足了年轻人的健康需求,且性价比高,自然逐渐成为年轻人养生的理性选择。

另一方面,中医养生成为“爆款”,得益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针对年轻人普遍好奇心强、抗拒“没苦硬吃”的特点,医疗机构推出乌梅汤、艾灸、养生操等“轻量版”中医养生产品和服务,并与夜市、趣味游戏等形式结合,扭转了年轻人对中医药的刻板印象,让中医养生更亲民可感,不再是“阳春白雪”“药罐子”,年轻人在吃吃喝喝和玩玩逛逛中就能学习知识、强身健体。

此外,互联网为中医养生传播插上翅膀,提升中医药养生手段的触及率。年轻人发布的经验交流分享帖,鲜活又具有参考价值,是中医养生最好的“广告”。借力网络平台,中医养生还具备了社交属性,跟网友和“搭子”约一场中医理疗、逛一场中医夜市,已经成为颇具吸引力的年轻人社交“养生局”。

中医养生“圈粉”年轻人,体现出年轻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抓住年轻受众这股“泼天流量”,中医药复兴就大有可为。医疗机构应主动拥抱和布局中医养生新蓝海,宣传中医药养生知识,推出实惠有效的产品,以效换心。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群体大多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医药知识,网络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难以保证,加之个人体质不同,盲目追风可能起到负面效果。因此,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医院等专业机构要积极发声,引导年轻人确立积极健康的观念,让年轻人更理性科学地参与中医养生,如此才能实现大众健康和中医药事业的稳步推进。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