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坛丨盛英丽:顺应自然,养生之计在于春

发表于:2020-04-23

  主讲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 盛英丽

  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的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调养,使之保持健康活力,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防治未病的目的。中医养生重视整体性和系统性,不仅要调和情志、平衡饮食,更应讲究时节,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因时养生之道。所谓“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又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仅是我国传统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更是古人对这种科学养生方法的精炼阐释。

  以下将从起居饮食、健体畅情志两方面为大家提供春季防病养生的几种常见方法及生活指导。

  起居饮食

  春季应夜卧早起,晚十点半左右入睡,早六点左右起床,利于身体阳气升长。古语“春捂秋冻”,提醒我们春季忽冷忽热,应根据气温随时增减衣物,不宜贪凉不注意保暖,以致风寒之邪入侵,阻碍阳气升发。饮食以健脾养阳为主,也应当根据体质不同“因人制宜”。

  冬春之交,由寒转暖,人体阳气开始升发,腠理疏松发泄,此时人体需要进食富含营养并有助于扶助正气、升发阳气的食物。如:燕麦、枣、花生、香菜等;多吃时令蔬果,更可添增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春笋、香椿、韭菜、荠菜等,以便顺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宜食用肥厚油腻的食物。

  健体畅情志

  《灵枢·本神》写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知寒暑”。春季应多运动,选择促进肝气疏泄、升发阳气的锻炼方式,如登山、郊游、散步等,以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要注意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可过劳、过度出汗等,防止着凉。运动休闲时配合传统音乐曲目如《胡笳十八拍》,可助情绪畅达,事半功倍。此外,传统养生保健操“八段锦”也是不错的选择。

  肝脏以升发条达舒畅为主,保持情志畅达是形成积极健康体魄的重要环节,情绪方面要做到稳定平和,不宜大喜大怒,此谓养生的境界。平日可以经常按摩疏肝要穴,如:太冲,曲泉,章门,期门等。

35a85edf8db1cb13dc07ccf56633dc4893584b5c.jpg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位置:于足面,在大拇趾和次趾之间,向脚背方向两手指横纹处,即两个手指宽度的洼陷处。用拇指指腹按揉两侧太冲穴,按压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春季,万物升发,承上启下。做好春季养生的功课,与自然协调,与四季相应,定能达到调理身心,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天有五行,地有五方,人有五脏,顺应天地自然变化应时择养,以使其生生不息”。

  当我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便能不断感受到其中的奥妙!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