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产能过剩亟待转型升级

发表于:2017-03-31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主办的 “第三届中国肥料产业科技发展峰会”在北京召开。肥料行业缘何会遭遇“寒冬”? “这绝不是偶然因素导致。 ”与会专家表示,肥料行业去产能和生态农业建设是倒逼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以化肥为例。 “当前,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能源、资源约束加强,致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与此同时,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市场控制力较弱,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市场销售竞争激烈。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树清分析说,“目前国内化肥产能6000万吨(折纯),氮肥、磷肥产品自给有余,氮肥产能过剩40%,磷肥产能过剩60%,钾肥自给率显着提高,复混肥产能已经过剩。 ” 

  事实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生产成本高和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挑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也成为肥料行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剂”。 

  “我国生产了占世界1/5的粮食,却用去了占世界1/3的化肥。肥料尤其化肥过量使用,造成了土壤氮磷富集,大气氨、氮氧化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北京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说。据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副所长徐明岗测算,我国占作物总播种面积20%的集约化生产中,每年由于氮肥不合理使用损失的氮可近300万吨,占我国氮化肥总用量(2200余万吨)的13%左右,农田氮素流失对水体氮污染的贡献率达20%以上。 

  “在压力面前,谁抓住政策的机遇,顺大势而行,就能在竞争中胜出。”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对肥料行业而言,零增长、提质增效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题,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有机肥料、化肥机械深施等依然是行业焦点。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