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量元素欲成星火燎原之势,大面积应用已成市场趋势

发表于:2017-05-08

中国已经从过去吃饱的需求转变为吃好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相信中国农业将会进入中微量元素时代,中微量元素肥料产业有望迎来大发展。中微量元素缺乏已经成为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双重限制因子,施肥不平衡,大量元素偏高,与中微量元素相拮抗或比例失调,导致中微量元素生理性相对缺乏,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土壤缺素、植物缺素、农产品缺素这“三重饥饿”。

中国已经到了大面积应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阶段!

    随着农业转型升级、数质并重,当前已经到大面积应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阶段。经济园艺作物的发展,迫切需要中、微量元素肥料改善品质。平衡施肥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理念,包括大量和中微量元素、有机和无机化肥都要平衡施用。在未来,可持续发展和“一控两减”政策必定强力引导中微量元素市场发展。

    中微量元素肥料同大量元素一样,对作物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中微量元素肥的重要作用:一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根据养分最小定律暨木桶理论,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平衡大、中、微量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对作物吸收养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是提高作物产量。特别是高产田连续增产的重要手段;三是改善作物品质。不仅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使农产品品质大为改善,可有效降低农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一些地方性缺素造成的疾病; 四是减轻作物病虫害。许多作物病害本身就是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中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了作物的抗病、抗寒、抗高温、抗干旱能力。

    中微量元素的作用虽然很重要,但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视度依然不够。我国土壤中各类微量元素的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对大量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含量在临界值以下的土壤面积分别达到了64%、53%、40%、31%、48%、25%、41%、84.5%、60%。

    造成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主要是:一、大量使用氮、磷、钾化肥、推广高产品种以及减少有机肥施用量,使土壤中的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不平衡日趋突出。二、由于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过量使用氮、磷、钾化肥,也影响了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如过量施用磷肥造成作物缺乏锌、铁、锰等元素,过量施用钾肥可造成作物缺镁等。三、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是造成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产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土壤-作物系统中大量营养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失衡问题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