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1)立枯病
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荃变褐.后病部收缩细_a"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当湿度大时可见淡揭色蛛丝状x,这是本病与拌倒病区别的重要特征。
防治方法:苗期喷洒辣椒植宝素75.9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
(2)灰霉病
辣椒幼苗,特别是育苗后期,假植床内的幼苗、叶、茎、枝、花器均可感染灰霉病。幼苗染病,多在叶尖发生,引起水肿状腐烂,迅速向叶柄扩展后扩展到幼茎,叶片、茎尖腐烂,并向四周蔓延。叶片染病,病部腐烂,或长出灰色霉状物,严重时上部叶片全部烂掉.仅余下半截子茎。成株染病,茎上初生水浸状不规则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1周,其上端枝叶萎A枯死,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枝条染病,亦呈褐色或灰白色,具灰霉.病枝向下蔓延至分权处;花器染病,花瓣呈褐色、水浸状,卜密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抱子梗及分生抱子。保护地辣椒发病引起花和幼果腐烂,滋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①棚内可选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左右熏烟,隔7天1次,连续或交替熏2-3次,也可喷撤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000克,隔9天1次,连续或交替防治3-4次。②合理密植,适当抑制该病扩展。③药剂防治: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60%多菌灵超微粉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兑好的药液50升,隔7-10天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3)疫病
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受痊病危害,苯、叶和果实都能发病。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碎倒,即苗期碎倒病。有的茎荃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厘米,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潮湿状态下,长满白色菌丝,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即病原菌抱囊梗及抱子囊,干燥后形成暗绿似果,残留在枝上。茎和枝染病,多从分枝权处开始,生出的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褐色条斑,引起皮层腐烂,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各病部后期均能长出稀薄的白霉。病部明显隘缩,造成地上部折倒,且主要危害成株,植株急速凋萎死亡,成为辣椒生产上毁灭性的病害。
防治方法:①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耕翻土地,采用菜粮或菜豆轮作,提倡高畦栽培或选择坡地种植。②培育适龄壮苗,适度蹲苗.定植苗龄以60^-80天为宜,不宜过长,但要求达到壮苗指标,即株高15-20厘米,茎粗0.3厘米,80%现蕾,每667平方米栽3200-3500株.③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抗病能力。④加强田间管理:蹲苗后进人枝叶及果实旺盛生长期,促秧、攻果、返秧、防衰4次肥水不可少,进人高温雨季,气温高于32'C,尤其要注愈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雨季应控制浇水,严防田间或栩室湿度过高。
(4)枯姜病
辣椒枯萎病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部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一纵向条状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剖析病株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变成暗褐色或煤烟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露状物。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4-0.5升,视病情连灌2-3次,也可用40%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淋苑。
(5)青枯病
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枝。地上部叶色较淡,叶片不脱落,短期内保持青绿色,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部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钻液滋出,有区别于枯萎病。
防治方法:辣椒进人发病阶段,预防性喷淋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发病后要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水灌苑消毒,以防传染,或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淋莞,隔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6)根腐病
起初病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次晨恢复,多日后整株枯死。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病部一般仅局限地根及根茎部。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淋或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I次,连续灌2-3次.
(7)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四种
症状。花叶: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两种类型,轻型花叶病叶初期现明脉轻微褪绿,或现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崎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畸形: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
防治方法:①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弱毒系N,。十S2: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抗毒剂一号200-3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②治虫防病,在4月至6月蚜、蜡迁人辣椒地期间,及时喷洒20%三氯杀蜗醇800-1500倍液或2. 5%敌杀死乳油500倍液,杀死媒介昆虫,减少传播。
(8)烟青虫
主要危害青椒,以幼虫蛀食营、花、果.也食害嫩茎、叶和芽.果实被蛀引起腐烂而大盆落果,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应开始用药,施药后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还应继续用药。药剂以50%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菊杀死乳油3000倍液效果较好.喷药应在幼虫3龄之前进行.否则防治效果降低。
(9)小地老虎
辣椒幼苗靠近地面的茎部,常被幼虫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生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可采用灭杀毙(21%增效氛马乳油)8000倍液、2.5%滨氰菊醋或20%氰戊菊醋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10%浪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锌硫磷800倍液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