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去年秋种桓台县大面积推广了深松整地和小麦新型宽幅精播技术,种植基础好,冬前及春季管理措施到位,全县春季小麦苗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小麦中后期应重点抓好以下技术落实:
一、适时浇好挑旗水,增加穗粒数
当前全县小麦拔节水运用已接近尾声,个别未浇水麦田应迅速运用拔节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5公斤左右尿素。4月下旬根据土壤墒情浇好挑旗水,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二、实行“一喷三防”,综合防治病虫害
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赤霉病、麦蚜、干热风等,要根据实际情况搞好综合防治。实行“一喷三防”,即杀菌剂、杀虫剂与叶面肥混合喷施,起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的“一喷三防”效果。
1.时间:4月底(小麦抽穗期)、5月中旬。
2.防治药剂:杀虫剂(吡虫啉、氯氟氰菊酯或氯氰菊酯) 、杀菌剂(戊唑醇或丙环唑) 、叶面肥料。
3.喷施用量:10%吡虫啉20-30克和菊酯类农药30-40毫升加25%戊唑醇20克、叶面肥料等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
三、浇好灌浆水
5月中旬应根据土壤墒情浇好灌浆水,减少干热风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浇水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因此,小麦成熟前10天要停止浇麦黄水。
四、积极应对不利气候因素影响
小麦生长后期易出现大风及风雨交加天气,造成小麦倒伏。小麦倒伏后应采取以下措施,减轻倒伏对产量的影响。
1.不扶不绑,顺其自然。麦植株有自动调节作用,倒伏3-5天后,叶片和穗轴会自然翘起,无需绑扶,以免造 成二次损伤。收割时,倒伏较轻的麦田收获机械可从倒伏相反方向进行;倒伏严重的麦田可在机械收获前2-3天进行绑扶,以利于机收。
2.叶面喷施药剂和叶面肥,减轻倒伏后次生危害。倒伏较早的麦田要及早混喷戊唑醇和磷酸二氢钾等,控制白粉病等次生危害,并提供营养,增加粒重。
五、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多,千粒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