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配方肥小麦高产栽培措施 1.产量结构:亩产400—500公斤/亩,亩穗数33—40万/亩,穗粒数43.50±5.72粒,千粒重45.67±6.13克。 2. 品种选用:选用优良的互麦14号种子,并对供给的种子进行精选、晒种3—3天。用25%可湿性粉锈宁为种子量的0.2%—0.3%拌种,防止根腐病及其他种子带菌和土传病害的传播发生。 3.选地: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地块,土壤有机质1%—2%,全氮0.05%—0.15%,速效氮30—40ppm,全磷0.05%—0.15%,速效磷5—10ppm,全钾1%—3%,速效钾100—150ppm。前茬选用蚕豆、马铃薯、油菜等嫩茬。 4.备耕:前作收获后深翻,深度20厘米以上,水地冬灌或春灌,旱地打土保墒,并将耕地整平整细。 5.施肥: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亩施小麦配方专用肥50公斤(16-14-5)。化肥随家肥一次性底施,或用分层施肥机播种时一同施入。在小麦分蘖期用1%-2%的尿素、0.2%-0.4%的磷酸二氢钾混合肥叶面喷施一次。 6.播种:播前精耕细整地,实行条播,适宜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3℃时,即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播深4-5厘米。为充分利用该品种分蘖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的特点,进行播种量决定:亩播量15-17.5公斤/亩。亩保苗22.5-27.5万,成穗33.5-39.5万/亩。 7.田间管理:除草:播前用40%燕麦畏乳油200克进行土壤处理防除野燕麦,小麦五叶期亩用72%的2,4-D丁酯50克喷雾灭草,抽穗后人工除高草一次。浇水及追肥:三叶期浇头水,全生育期灌水2-3次,并根据苗情适当追施尿素。麦茎蜂防治:小麦拔节中期,如达到麦茎蜂成虫活动指标时,及时连片防治,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好。防治锈病:多雨年份,抽穗期观察,如小麦锈病发病率在1%时,每亩用80克粉锈宁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防治蚜虫、麦穗夜蛾:发现蚜虫或麦穗夜蛾发生时,用高效杀虫剂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