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油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来源: 2016-09-09
361

(1)菌核病

症状:叶感病后初生暗青色水渍状斑块,后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同心轮纹,外围暗青色,外缘具黄晕。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全叶腐烂;干燥时则病斑破裂穿孔。茎部病斑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椭圆形、棱形、长条形状绕茎大斑。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此时植株干枯而死或提早枯熟,可见皮层纵裂。角果感病形成不规则白色病斑。种子感病后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

防治措施40%菌核净(原名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次,50%多菌灵粉剂或40%灭病威悬浮剂500倍液 2~3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500倍2~3次,50%速克灵粉剂2000倍2~3次,50%氯硝胺粉剂100~200倍液2~3次,50%朴海因粉剂1000~1500倍液。上述药液用量为每亩每次100~125千克。油菜开花期,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每次间隔7~10天。

(2)病毒病

 症状:不同类型油菜上的症状差异很大。甘蓝型油菜苗期症状有:①黄斑和枯斑。②花叶。成株期茎秆上症状有:①条斑②轮纹斑。③点状枯斑。

  防治方法:关键是预防苗期感病。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适当推迟播种期。③治蚜、驱蚜防病。在油菜出苗前和苗期,加强对油菜地附近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萝卜等寄主上蚜虫的防治。也可在油菜地区没置黄板,诱杀蚜虫。具体防治措施见蚜虫部分。

(3)霜霉病    

症状:油菜各生育期均可感病,为害油菜地上部分各器官。叶片发病后,初为淡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大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叶背面病斑上出现霜状霉层。茎、薹、分枝和花梗感病后,初生褪绿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不规则形斑块,斑上有霜霉病菌。花梗发病后有时肥肿、畸形,花器变绿、肿大,呈“龙头”状,表面光滑,上有霜状霉层。感病严重时叶枯落直至伞株死亡。

  防治方法:25%瑞毒霉粉剂600~800倍液,80%乙磷铝500倍液,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于初花期叶病株率10%以上开始喷药,每7天1次,喷2~3次,每次每亩喷药液100千克。

(4)蚜虫    

防治方法:①化学防治: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灭蚜松1000~1400倍液,50%马拉硫磷l000~2000倍液,25%蚜螨清乳油2000倍液,10%二嗪农乳油1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粉3000倍液,50%久效磷乳剂2000~3000倍液,40%水安硫磷乳剂1 500倍液,或2. 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②种子处理。用20%灭蚜松可湿粉1千克拌种100千克,或用甲基硫环磷、杀虫磷、呋喃丹拌种,可防苗期蚜虫。③栽培防治。用银灰色、乳白色、黑色地膜覆盖地面50%左右。有驱蚜防病毒病作用。④生物防治。饲养、释放蚜茧峰、草蛉、瓢虫、食蚜蝇以及蚜霉菌等可减少蚜害。

  • 上一篇 : 香菜栽培技术及其常见病虫害防治
  • 下一篇 : 南方冬油菜育苗技术要点
  • 相关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