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如何防治莴笋菌核病
来源: 2016-12-14
253

    莴笋菌核病发生原因:品种不抗病;多年连片连作;土壤中积累有大量的病菌;氮肥施入过多;种植密度过大,基部郁蔽,通气排湿不畅是引起该病大量滋生的原因。
    防治:选用紫皮莴笋、圆叶莴笋等抗病品种;种植密度适中,每亩6000-7000株,梯田适当减少种植密度。增加植株底部通风透光;实行水旱轮作,可菜—稻—菜的种植方式,减少病害发生;翻耕前,撒熟石灰70-100kg/亩于土表,然后再耕翻做畦;定植前3~5 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土表喷施,可有效抑制病害发生。适量施入氮肥,重施有机肥,增适磷钾肥、硼肥。将田间病残株叶清除沤肥或翻耕深埋。当田间发现个别病株时,将病株拔出移至田外集中沤毁,并用生石灰撒于病穴,防止病菌再次发生。
    定植开盘后,结合追肥,中耕2~3次,疏松土层,增加通透性,使根系生长发达,提高植株抗逆抗病能力。中耕时要“前期深后期浅,干耕湿耙”。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渍,防止厢面积水而加重病害发生。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排水。

  • 上一篇 : 怎样防治大蒜的主要虫害
  • 下一篇 : 花生种子储藏小巧门
  • 相关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