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一、农业防治
1、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发现病株、叶、果,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收获后实施土地深松,借助自然条件,如低温、太阳紫外线等进行土壤消毒,杀死一部分土传病菌,同时进行合理轮作。
2 、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选用优质壮苗,提高抗逆性;起垄栽培,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减轻病害发生。
二、 物理防治
1、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 在10cm×20cm的纸板上涂黄漆,上涂一层机油,每667 m2挂20块~30块,挂在行间。当板上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上一层机油
2、阻隔、驱避防蚜:在棚室放风口处设防虫网、挂银灰色地膜条
3、生态防治: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将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棚室温度提高到35℃,闷棚2h,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次~3次,可防治灰霉病。
三、化学防治
草莓较少感病,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发生动态,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且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任何一种化学农药在一个栽培期内皆只能使用一次。产品在采摘前15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1 、蚜虫:用烟碱类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2、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除加强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外,用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3、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采收始期使用碧护2-3g/亩10000-15000倍液喷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