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美!富!2023,方正县“三农”工作这样干↘
合作社里领了分红,社员们致富增收底气更足了,喜气洋洋备春耕;智能化车间紧抓生产,方正大米远销省外,香飘四方;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农业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快速推进……正值好春光,方正县“兴农”新画卷徐徐展开。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今年,方正县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精准分解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谋划制定“133510”工作思路。即:推进建设“一个农业园区”、构建“三大产业集群”、制定“三项保障措施”、推进“五项农村改革”、打造“十个示范区”。沿着清晰的发展路径,方正县由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迈进,在黑土地里孕育新希望。
做强农业园区,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
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方正安乐现代农业园区是稻米产业发展的“标杆”。园区数字化农业试验示范面积达到1万亩,现代化农业机械保有量117台(套),现代化的机耕队伍使得示范园区在整地、育苗、插秧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运作,充分起到科技示范引领的作用。园区还依托方正水稻研究院水稻示范田,坚持培育优质水稻新品种,为做强“农业芯片”贡献力量。
今年,方正县将深入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将安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高新技术示范区、农文旅项目区、自主品种创新区、农业立体种养区四大功能区合一的现代田园综合体。
壮大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三大产业集群
今年,方正县将整合资源禀赋、强化招商引资,构建富硒水稻生产加工产业集群、高端肉牛(和牛)养殖产业集群、冷水鱼(方正银鲫)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富硒水稻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以精深加工富硒产品为主攻方向,发展以富硒水稻原粮种植、硒元素为特色的大米、发芽糙米、米糠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全县富硒水稻种植生产、精深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产业集群。高端肉牛(和牛)养殖产业集群,依托会发镇太平村元盛和牛养殖园区、德善乡八里甸北京亿里和牛种牛科技示范园区、大罗密镇圣泓牧业,力争实现年存栏优质肉牛5000头以上、种牛1000头以上的目标。冷水鱼(方正银鲫)产业集群,依托方正银鲫现代渔业园区,加快推进苗种繁育区、商品鱼养殖区、稻鱼种养区、休闲渔业区、冷水鱼(方正银鲫)水产物流园“四区、一园”建设,实现年产方正银鲫商品鱼50万斤以上的目标。
完善措施、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今年,方正县研究制定了《2023年方正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正县农业农村工作“擂台赛”管理考核办法》《方正县2023年特色产业扶持办法》等工作规划和扶持措施。同时,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国家级试点工作任务;推进乡村治理试点工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巩固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成果;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有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建好“示范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正县今年着力打造“十个”示范区,即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区、黑土地保护示范区、粪污处理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区、特色产业示范区、人居环境示范区、“三资”管理平台示范区、农产品电商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区。抓典型选树,强示范带动,力争全县现代化农业水平实现新突破,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业绩。
马宇兵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