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只有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的生态农业才稳步向前发展。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生态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理论基础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4、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5、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传统的推广方式远远是不够的,是不能遍及各地的。通过互联网线上农场与线下实体农场结合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