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种养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发表于:2018-01-09 10:56:26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农村那种随处养殖、散养、放养、动物粪便随处排放的现象慢慢得到了扼制。

以前养猪,猪粪、尿液随意流入池塘、河流,造成河水极大的污染,这种现象正在消失,现在都集中建立了规模化的养猪厂,有粪便集中处理系统,尿液经环保净化处理后排入河流,猪粪经过集中发酵后变成有机肥,再用于农业种植。这就是循环经济模式。

再看养殖水禽-----鹅、鸭,以前农民都是在大河边随意搭个棚子就开始了养殖,平时水禽都是放养在河里,其粪便自然都是排在水里,平时出现病死的动物有时也是直接扔到水里,因此在养殖集中地河水都是发黑发臭,河边也是臭气冲天,这样对环境的污染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各地环保部门都是加强了管理,要求养殖必须远离水源地,必须有粪便处理办法。各地养殖户积极相应,各种环保生态养殖方法相继出现,以下介绍几种各地比较科学的养殖方法:

第一:林果家禽混养法,就是大面积种植果树,树下散养大白鹅,利用鹅吃草地的习性,以鹅除草,鹅粪肥果,互相促进互为有利,经济效果明显,一是减少人工除草,减少肥料投入,减少鹅饲料的投入,大量食用牧草增加了鹅的口感,放养模式又加强了鹅的健康减少了用药及死亡率。

第二:鱼虾稻共生养殖法,水稻田养殖鱼、或者小龙虾、泥鳅或螃蟹、或者养鸭,这些动物可以清除稻田的虫子,减少农药用量,动物排泄物可以肥水肥田,减少化肥用量,真正做到了互利互生。

第三:工厂化无土种植蔬菜的现在也搞起了上菜下鱼的新模式,这个需要一定的技术,但在不少地方已有成功的案例。

第四:自建水处理系统、粪处理系统,形成了污水再利用,粪便变成有机肥,再用于农业种植的循环经济模式。此种模式比较合适那些条件不是很好的小型养殖场,以下是这种模式的布局图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借鉴一下。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