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蓬寨村:种养结合促增收
在蓬寨村的映山红肉牛养殖场,笔者看到,两个圈舍已经关满了大大小小的200多头黄牛,工人们正忙着给牛添加草料和喂水。去年年初,该村通过外出实地考察,决定把养殖肉牛作为该村的主要产业,并按照“专业合作社 大户 贫困户”的模式,积极争取扶贫资金37万元,动员广大群众入股85万元,建起了肉牛养殖场,并利益链接125户贫困户。
据蓬寨村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勇堂介绍:现在我们养殖场一共有218头(牛),其中母牛138头,预计今年出栏60头,收入60万左右。
在养殖场用工方面将优先考虑本村的贫困户和群众,只要具备相应工作能力,都可以申请到养殖场务工,能安排固定岗位的养殖场会尽量安排固定岗位,不能安排固定岗位的考虑临时用工。
蓬寨村村民廖益栋说:“我现在六十几了,快七十岁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趁他们看得起,喊我们走这点来,一个人也有一百块钱一天,我和我爱人两个,一天两百块钱,那么一年有个七万来块钱,也基本上够数了。”
蓬寨村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勇堂说: 下一步打算把母牛发给农户代养,下牛后3至6个月,养殖场以每斤12元至15元的价格回收。同时,把母牛留下,以牛下牛的方式扩大养殖场规模,公牛作为商品牛,出栏后的收入一部分分给贫困户,另一部分作为养殖场的日常开支,以滚雪球的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同时,为降低投入成本,解决牛的“吃饭”问题,村里面积极引导养殖场周边农户大面积种植养牛饲草,养牛场按保底均价400元每吨收购农户黑玫草、青储玉米,既契合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减少从外地购买养牛饲料的成本,也增加农户收入。李醉是蓬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建牛场时,他就开始种植牧草青储玉米,由于种植牧草的效益比传统的玉米要好,所用的劳动力要少,今年他把自家的5亩多地全都种上了牧草青储玉米。蓬寨村贫困户李醉说:“今年种这个青储玉米的收益应该是还可以,因为如果是传统玉米,我们每一亩大概是800斤包谷,按现在的市场价是800元,那么我们跟牛场做这个青储玉米,目前来看,每一亩应该是7到8千斤,两角钱一斤算,有1600块钱,相对这个价格就高了一倍。如果我们明年再改进一下,可能我们的收入会更多。”据了解,蓬寨村自从发展起肉牛养殖产业,已带动全村100余户村民种植青储玉米400余亩,辐射带动全乡种植了青储玉米3000余亩。(朱瑞纲 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