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刚—洋县有机产业协会
李天刚,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洋县人民政府有机产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知名品牌创建办公室主任,洋县有机产业协会会长、洋县有机产业发展技术顾问。
李天刚同志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洋县酒厂副厂长、厂长、洋县黑米酒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洋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咨询员等职务。任职期间,一直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其主持研发的秦洋特曲、中华猕猴桃酒、朱鹮牌黑米酒先后荣获陕西省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轻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名牌产品、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等荣誉称号,1996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在洋县人民政府任副县长、咨询员期间,组织申报了“洋县黑米”“洋县红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主持起草了洋县黑米、洋县红米、洋县黑米酒三项“陕西省地方标准”。
30多年朱鹮保护造就了洋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产业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天然条件。2005年,“两院”院士深入洋县考察后达成共识:“洋县是中国境内发展有机产业的最佳区域”。在政府主导下开启了有机产业循环发展的“洋县模式”。
2010年,时任县政府咨询员的李天刚同志受命担任洋县有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其主持筹建了洋县有机产业发展办公室,建立健全了“县有办、镇有站、村有员”的三级监管网络。
洋县有机产业与生态品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国家认监委授予洋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2012年又确定洋县为全国“认证认可工作联系点”;2013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洋县创建“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创建之路开启,县财政列支了每年1000万元的有机产业与生态品牌发展专项资金。在李天刚主持下,确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规范运作,打造品牌、扩大宣传”的32字发展方针。他主持制订了70多种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相继出台了《有机产品认证及肥料采购补贴管理办法》、《获得著驰名商标企业奖励办法》、《获得名牌产品企业奖励办法》等多项扶持奖励政策;与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洋县产学研基地;聘请知名专家教授,组建了洋县有机产业与生态品牌专家顾问组和工作站;积极推行有机标准,实施对口包联跟踪服务企业制度。在其指导下,洋县有机产业走上了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历经几年的努力,洋县有机产品中有7个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8个产品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谷物类“朱鹮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洋县被国家认监委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2017年,洋县又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洋县成为全国现有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中第一个知名品牌示范区。2018年上半年,洋县七个企业的产品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评定,洋县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特色产品认证最多的县。
2010年以来,李天刚相继兼任陕西省黑色有机食品工程研发中心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认证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联系点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2016年,李天刚同志以国家专家组成员身份参加了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评审工作,2017年被聘为陕西省食品安全智库评审专家。
目前,洋县已累计发展有机生产企业30户,认证有机产品14大类79种14.3万亩,有机产业产值达10.3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2017年,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达70.57亿元,荣登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李天刚同志倡导发展的洋县有机产品“品种多、门类全、地域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洋县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有机产品聚集区,洋县朱鹮生态有机品牌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为了洋县有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洋县人民的美好明天,如今,李天刚同志虽已过退休年龄,但毅然坚持奋战在洋县有机产业发展的第一线,他自勉说:“一线退二线,二线上前线,前线要专打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