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南南合作研讨会在海口举行

发表于:2021-08-13 15:26:33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在海南海口联合召开热带农业南南合作研讨会,来自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区域局和国别办公室,埃塞俄比亚、刚果(布)、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尼泊尔驻华使馆,及相关科教机构和企业共计80余人参会交流。


  会上,中国热科院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南南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就木薯、水稻玉米和其他热带作物的价值链开发等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人才交流、专家派遣、培训、技术合作和实地示范等活动,旨在深化热带农业南南合作,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在热带农业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最佳实践、经验和发展途径,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改善农村人口生计,为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减饥作贡献。


  中国热科院相关科研人员围绕小农价值链能力建设、产后减损和粮食系统、气候变化应对与灾害风险防控、创新减贫和乡村振兴四个重点领域作会议主题报告,介绍中国热科院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现状、应用成效及未来南南合作潜力。同时,重点介绍了中国热带农业南南合作开展情况。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屈四喜称,热带农业是世界粮食系统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将有效促成包括木薯价值链和其他热带农业技术在内的能力建设活动的务实合作,同时使中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更好地惠及发展中国家。


  在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明看来,热带地区占全球总面积的39.8%,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热带地区大部分传统农业产业仍处于较不发达状态,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加剧全球粮食安全危机。面对挑战,国际社会需要携起手来,共克时艰。


  中国热科院作为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重要实践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外派农业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并邀请学员到中国参加技术培训。


  目前,中国热科院已开展热带农业技术培训100余期,培训了来自世界99个国家的4000余名学员;派出农业专家50余名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阿联酋、马尔代夫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腰果、椰枣、椰子等热带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柬埔寨、冈比亚、中非共和国、赤道几内亚、萨尔瓦多等国家编写农业产业提升方案;特别是在刚果(布),中国热科院通过承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当地开展新品种选育、种养技术推广和农户技能培训,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为深化热带农业南南合作,促进合作国别减饥减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