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小院”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发表于:2024-11-09 09:03:27

“刚才听了县农业专家现场讲解西红柿种植技术,真是解渴。我一定按照专家讲的技术要点去做,西红柿肯定会有好收成。”魏县德政镇后西营村西红柿种植大户房俊岭说。11月3日晚,在魏县德政镇后西营村“思政小院”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魏县“1小时思政课堂”正在进行,后西营村两委干部、蔬菜种植大户不时插话问询。

德政镇后西营村思政小院是群众学习、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每周五晚上7点准时开课,吸引无数群众前来参加各种思政和文化活动,他们在一起谈收获、谋发展,形成了黄金1小时思政课堂。

后西营村通过思政小院的“理论学习+实践”模式,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了后西营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争取壮大村集体项目资金20余万元,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帮助村民选种、种植、培训、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合作社全力打造“后西营”特色品牌形象,注册了商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产品知名度。目前,后西营村已经成为县内最大的种植技术培训实践基地;打造了包含水煎包小院、面食作坊、老油坊、纺织工坊、禅意小院等产业小院体系;建设了乡村会客厅,内含蔬菜博物馆、新技术咨询推广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电商专业孵化中心等场所。进一步做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自去年起,魏县遴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党校专家、基层党员、德善模范等作为宣讲骨干,分成若干个宣讲团,每周五深入乡村思政小院,开展思政课堂,集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开设“振兴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走进蔬菜大棚、微工厂、农家书屋等地,通过科技长廊、田间学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思政小院以“传播党的声音、解决民生难题、培育新型农民”为宗旨,通过开设思政课堂,向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研究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农村思政工作模式。目前,全县21个乡镇的541个村建立了541个思政小院,累计28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参与其中。

通讯员张佩 杨新连 常占友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