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表于:2015-12-23

编者按: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工作,2011年以来,中央先后批准了58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几年来,农村改革试验区围绕各自试验任务,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了一批试验成果。本期专题梳理总结了农村改革试验区运行情况、实践经验和发展方向,以资各地借鉴。

西北,塞上小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西灵村。“现在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还不花一分钱!”因为有偿退出耕地和宅基地,陈月义一家的新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岭南,粤北山区,广东清远英德市叶屋村。“过去一丛竹子都要涉及两家人,块块田埂线咋画都能吵红了脸,如今在理事会的协调下,不仅推动了全村土地流转,而且修路建渠,充满了干事儿的劲头”;

西南边陲,云岭高原,云南省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办事处旧寨社区。48户居民因为即将告别老旧村宅,搬进别墅式小区,从农村迈向城市而心情极好;

东南沿海,闽江下游,福建省沙县高桥镇官庄村。“原来贷款实在太难了,现在只要信用好,从银行贷十万块钱,两三天就能拿到手。”在以小吃闻名全国的沙县,徐道平对他的信用格外看重;

东北大粮仓,黑土地上,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合作社。吸纳农户2638户,直接经营土地5.4万亩,亩均分红910元,带动入社农户亩均多增收520元……

这些成绩和变化来源于改革,这一幕幕景象来自农村改革试验区。

2011年年底,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工作,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复在全国建立了新形势下首批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启动了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工作。2014年又增设了第二批3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

各地试验区扎根农村改革的广阔天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创新中推进改革,围绕现代经营体制、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等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农村改革的创新试验,不仅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的主旋律,也引领推动全国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使命与担当

开展农村领域的改革试验,既是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累实践经验,是历史赋予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光荣使命;也是为补齐“四化同步”农业短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制度路径,是时代赋予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责任担当。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就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改革要先进行试点,局部推广,成熟一个解决一个。”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农村改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李克强总理多次要求,要扎实做好农村改革试点工作。汪洋副总理也指出,今天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回望我国改革开放的一路征程,每一次重大制度变革,都不同程度地来源于试点试验,农村改革更是如此。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到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取消统购统销到放开产品和要素市场,从废除人民公社到实行村民自治,从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所有这些农村重大改革的背后,试点试验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改革波澜壮阔的图景当中,农村改革试验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

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完善农业经营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成本“地板”抬升、价格“天花板”封顶、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增产不增收、务工收入缺乏保障、财产性收入活力不够,农民收入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改革,是发展最关键的胜负手。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型航轮来说,改革创新,离不开试点试验。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试点探索“趟过深水区”,为全局改革和发展引路。

新一轮改革试验区设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参与人数,投入财政等决心,农村改革试验区凝聚了从政府工作人员、到专家学者,到企业主体,到普普通通农民的期许和共识。

突破与创新

在现行法律政策框架下,农村改革试验区敢破善立,从当地实际出发,以农民发展需要和利益诉求为导向,勇于探索,主动作为,在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创新,为农业农村发展积聚了力量,创造了活力。

尽管经过几十年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与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试验相比,现在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在任务、背景、人力、定位等多方面都面临着更困难的挑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说,现在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建立,法律体系也基本完善,可突破创新的空间不比80年代。现在的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需要上下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相对而言,改革面临的制约因素更多。

另外,现在的改革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推进改革的难度加大;改革涉及的范围更广,更需要整体考虑、统筹推进。与过去的改革相比,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深层次问题更多,两难问题更多,更具有艰巨性、复杂性。

如何在相关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推进农村改革,在各种利益纠葛下深化改革,有点类似于戴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出花儿来”是摆在农村改革试验区面前的重要任务。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一直是中央农村政策的重要导向,尽管耕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已经在理论上为耕地经营权的市场化利用打开空间,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农村耕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经营权评估和交易平台的缺失,在大部分地区仍然只是“沉睡的资产”。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