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伤农:农民不易,请不要再伤害他们

发表于:2016-05-26

 

     农产品谣言在我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尤其到了瓜果上市的季节,西瓜有毒、橘子有虫、樱桃带病等网络谣言就会不绝于耳,不仅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全社会埋下了不安定的隐患。

 

     近日,农户疑似把蒜薹使用甲醛溶液和防腐剂保鲜的视频在朋友圈疯传,弄得大家人心惶惶。未经求证的视频,在朋友圈疯传,配上一句耸人听闻的文案,就能让种植蒜薹的农户几个月翻不了身。

 

     可事实又是什么样呢?

 

     据专家介绍5月份正是蒜苔收获的季节,网上那段视频录的就是蒜苔收获后、入库贮藏前的处理,用来蘸蒜苔的乳白色液体是一种蒜苔保鲜剂乳液,其主要成分是咪鲜胺,可有效抑制蒜苔贮藏期霉变、老化,结合冷库贮藏可使蒜苔的贮藏期延长至8个月以上。

 

     但是,我相信看过这个视频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抱着害怕万一的想法,在买菜的时候默默的没有买蒜薹吧。

 

     同样的事件,前两天毒西瓜的文章也在朋友圈狂转发,也许只是某家小编为了博眼球无中生有的新闻,未经求证但是他寥寥数笔,却有可能害了千万个种西瓜的家庭。

 

     去年4月海南万宁的黑美人毒西瓜事件发生后,整个海南的西瓜基本全烂在了地里。

 

     整个夏季都没回暖,无数的瓜农躺枪。有了去年的事故做铺垫,今年谣言一出,瓜农的日子如何好过?

 

     去年5月,一篇“草莓含乙草胺残留或致癌”的不实报道也是引起消费者的巨大恐慌。

 

     事件发生后,北京、辽宁、江苏、湖南、陕西等草莓主产地相继对当地草莓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均无乙草胺残留。

 

     但报道一出,草莓全部价格下跌4成以上,莓农损失惨重,有些种植户直接拔了草莓苗。 食品安全一出事,被害最惨的往往是农民,而不是所谓消费者。

 

     利用大家普遍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缺失的心理,消费农民做热点,你们的良心好受吗?

 

     最后,“谣言之所以能够成为谣言,并非散播者一人之功,而是源自某些人不假思索之跟风,源自毫无戒备的转发,源自盲目而无原则的所谓正义感。

 

     不仅是橘子有虫、西瓜有毒等一些肤浅的谣言,即便是孩子当街被偷、老人走失了……一个电话即可核实之事,却被一些不负责任的人越演义越精彩,直至三人成虎,直至言之凿凿,岂不悲乎!”

 

     农民不易,不传谣,从我做起!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