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弘毅生态农场模式
这次去山东平邑县弘毅生态农场参加农场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体验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不仅成了蒋高明老师的铁杆粉丝,和朋友们聊天也三句话不离“弘毅生态循环农业”。因为,弘毅生态农场从根本上颠覆并澄清了我们脑中的观念和看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记得九十年代初,我在德国做访问学者,一位德国朋友问我,“中国这么多人口,将来粮食不够吃,谁来养活你们?”我听了不以为然,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都走过来了,现在改革开放,食品供应这么丰富,我们完全可以自力更生解决吃饭问题。事隔二十多年,虽然这个问题还时时在耳边回响,但是心中的疑问和忧虑却不断增加。我们的粮食连续十几年丰收,怎么进口的粮食总量却不断增长?连闹饥荒的非洲人都宁死不吃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怎么竟然每年几百万吨的进口到中国,去年进口粮食已经达到12477万吨?我们的粮食真的短缺到不能自给了吗?中国怎么会从全世界主要的优质大豆出口国沦为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国?
虽然对生态农业一直心存好感,但是看到国外市场上昂贵的Bio(生态)食品,就觉得这是供应富人的。许多媒体宣传“生态种植低产,不如使用化肥能提高产量”。“不搞转基因就不可能养活十三亿人”的观点也甚嚣尘上。
对农药的看法也是“被宣传”了,什么“不打农药,粮食会减产70%”。农药不可能不用,人们就只能在如何消除农药残留的危害上被动地去应付,比如各种果蔬清洗剂的研发,各种如何去掉农药残毒的绞尽脑汁的物理化学方法。从农业部和卫计委联合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文件中,我们惊讶地发现,我国农药种类已从多年前的几百种上升到现在的几千种,而国际上农药种类竟高达上万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农药越用越多,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水环境和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在人虫大战中,“现代农业”是输家。中国老百姓只得自嘲说,“我们现在已经是百毒不侵,练就了金刚之身”。真的是这样吗?看到现在医院越建越多、越盖越大,越来越多的患者,越来越多的怪病,病人的年龄越来越年轻,我们真的有金刚之身吗?
农民到城里打工,是因为单纯种地养活不了自已,虽然粮食增收了,但是除掉化肥农药的成本,增产不增收。农村家庭空巢化,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浩浩荡荡的农民工返乡潮是中国大地上独有的壮丽景观,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农民真的不可能通过辛勤耕作养活自己了吗?
蒋教授在弘毅生态农场十年的实践,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颠覆了错误的观念,变“不可能”为“可能”,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条解决上述问题并可以在全国推广,学习复制的道路。
1.弘毅生态农场主要的思路是将废弃的秸杆通过科学处理变成牛羊的饲料,而牛羊的粪便成了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的肥料,他们采用“六不用”(不用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各种添加剂,转基因)的农业生产模式,对“现代农业”模式提出了大胆挑战!2006-2016这十年年的实践让我们欣喜的看到,从2011年起,他们就成功将低产田改造为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小麦、玉米周年产量)。2015年,弘毅生态农场玉米小麦周年产量2324斤/亩、春花生807斤/亩、夏大豆433斤/亩、苹果9126斤/亩,均高于周围村民的产量。2016年,3户农民的“六不用”小麦产量超过1000斤/亩,占实验农户的60%。蒋教授设想,如果全国动用6亿亩中低产田,在不伤害土地的前提下,生产6亿吨粮,在优质优价的前体下,可以满足中国人吃饭问题。
2.弘毅生态农场完全告别农药,连续7年(2009-2015)诱虫灯年平均捕获量从2009年的33 kg降到2015年的2.6 kg,降幅为92% 。害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益虫如天敌,昆虫鸟类,蜜蜂,蚯蚓恢复,再建了生态平衡。
3.弘毅农场还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签订合同,农民严格按照六不用的原则种植,并通过立体循环开展果园,禽类和牛的养殖等,农场收购生态产品,每亩地的收益高出普通种植的6-7 倍。弘毅农场开展了电子商务,由于诚信高,吸引来了大批消费者,有望在2018年达到1000万的销售收益。农民增产又增收,生活得到改善。
4.弘毅生态农场的成功模式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专家,领导,同行,学生们前来参观。我将蒋教授的《生态农场纪实》一书送给我的许多朋友,他们看了后都十分兴奋,农民朋友们也纷纷要去参观学习,要走生态农业之路。我们把弘毅农场的“六不用“模式告诉我的那些为不知到哪里购买放心食材的亲朋好友,他们也纷纷记下弘毅农场淘宝店,要去购买农场的生态产品。弘毅生态农场的模式搞到哪里,哪里的生态环境可以率先恢复,哪里的人们可以率先吃上安全食品,哪里的人们可以率先告别疾病与互害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
5.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60多次谈生态文明,他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宣传弘毅,宣传生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生态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