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区村民携千斤金银花 进京看望 “9.3阅兵”官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即将于9月3日在北京举行。在这个伟大而又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来自金银花之乡山东临沂市平邑县的廉士铸、赵京华、李印前、廉钊等普通村民,发扬山东临沂老区人民拥军支前传统,自发筹集1000千斤优质平邑金银花,千里迢迢赴京去慰问艰苦训练、即将接受检阅的“9.3阅兵”部队官兵。
来自平邑县九间棚工业园的廉士铸告诉鲁网记者,他们之所以想到带着上千斤的金银花赴京慰问受阅部队官兵,是因为在电视上看到刻苦训练的官兵们风吹日晒,身体很容易上火,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去火。“正好,金银花茶具有去火的功效,平邑金银花在全国又是响当当的知名,所以,我和赵京华等几个朋友一商量,很快筹集了1000斤金银花,并决定立马给咱们的子弟兵送去。”廉士铸说。
8月28日,廉士铸等人用大型货车拉着1000斤金金银花从平邑出发奔赴北京。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饿了吃点随声携带的沂蒙山煎饼和咸菜,晚上困了就直接在车上睡,吃了很多的苦。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苦的,我们平时在家也是吃煎饼。比起天天受训的解放军官兵来说,我们吃这点苦算什么?他们都还这么年轻,大多才二十岁出头,和我的孩子一般大。”今年已是53岁的廉士铸说,在电视上看到这些受训的部队官兵,由于训练强度大,又是在高温的夏天,很多人因为上火,嘴上、脚上都起了水泡,很是令人心疼。
鲁网记者获悉,廉士铸是这支平邑慰问受阅官兵“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其他包括赵京华、李印前、廉钊在内的几位也都四十多岁了。他们目前都在平邑县境内从事金银花的种植、加工等工作。其中,廉士铸所在的九间棚,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很高的知名度,该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闻名全国。
“我的爷爷曾经是村里的村干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积极带领村民拥军支前。现在生活好了,我作为革命老区人民的一份子,更应该以爷爷为榜样,继续发扬咱沂蒙老区人民的拥军传统。”廉士铸说。
鲁网记者获悉,廉士铸等人带来的1000斤金银花,正随车在北京马驹桥收费站停靠,等待相关部门通知送到“阅兵村”。他们期待着受训的部队官兵尽快的喝上平邑金银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