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分论坛:金融应实现从“绿”到“金”

发表于:2017-03-27


  “搞好绿色金融,就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3月25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金融业的‘绿色革命’”分论坛上,与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海南省农信社前理事长吴伟雄认为,绿色金融就是服务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的安全投融资活动。因此,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深耕绿色信贷,力求从“绿”到“金”,而不是一味追逐利润最大化。

  “老百姓过去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过去是求生存,现在是求生态。”在吴伟雄看来,绿色金融不仅仅是个金融问题,它也是经济、社会,同时还是政治和文化共同面对的大事。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代表的绿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机会。

  吴伟雄称,海南农信社干的就是绿色金融,小额信贷惠及海南60%农户,不仅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保护了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实现了贷得出、用的好、收得回,实现了“给农民贷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助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的的绿色金融闭合。

  新西兰前总理Jenny SHIPLEY认为,海南农信社的金融支农支小模式就是对绿色金融的很好诠释。“他们不仅仅为农民提供资金,还会有专家与农民一道合作改善种植技术,这是一种知识与资本的共同合作,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

  针对个别领域绿色金融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建议,政府可以提供相应激励措施,利用央行的再贷款,利用财政贴息,及专业化的担保机制,一定程度上降低绿色项目的投资成本。

  “金融机构的基本原则一定是要股东利益最大化吗?”天风证券董事长余磊更是直言,绿色金融是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绿色金融提倡的正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最后才是股东,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投资绿色经济,尤其是绿色农业肯定稳赚不赔。”养猪出身的吴伟雄介绍,海南农信社扶持了一家“虫二科技公司”,养猪吃酸牛奶,出栏的是无抗猪;利用含有抗菌肽的虫子分解处理粪便,通过向贫困养殖户提供该虫源,变农村有害的粪便为优质有机肥,用于生产蔬菜和水果;虫体还是优质廉价蛋白质饲料,用于养鸡养鱼,整个产业链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吴伟雄认为,海南农信社用小额信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无害化的绿色畜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这正是用绿色金融支持实现了绿色农业产业链完美闭合。

  “绿色金融与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完全契合。”余磊深感,绿色金融本质上是一个交叉学科,做农村金融的人不懂农业,势必坏账率会高,这就要求培养更多复合型绿色金融人才。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