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如何玩转“互联网+土地流转”
国内“互联网+”理念,出现已经5年,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中,缔造了一个又一个风口。
抓住机会的人,比比皆是;没有抓住机会的人,更是多如牛毛。
又一个风口即将关闭,可是很多人还没有听说——“互联网+土地流转”。
“互联网+土地流转”风口打开
说到“互联网+土地流转”,先行者早已出发,很多已经有声有色。
2016年,“地合网”仅仅上线1年多,便获得了A轮千万级投资。
要说土地流转,绕不开土地确权。没有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就如浮萍,毫无根基,随时面临破产,更不要说“互联网+土地流转”。
早在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国内土地确权的脚步正式迈出。
对于“互联网+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来说,2015年是个分水岭。
这一年,国内土地流转的试点区域大范围扩大。在2014年进行3个整省和27个整县试点的基础上,再选择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甘肃、宁夏、吉林、贵州、河南等9个省(区)开展整省试点。
随着土地确权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土地流转”的风口正式打开。
如今,两年过去了,神州土地、土流网、地合网等探索者已经走上正轨。
为土地流转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上网浏览土地信息,预约看地,敲定地块,今后土地流转就是这么简单。小地块的整合打包、流转交易手续……统统交给第三方。
不用小禾说,你肯定也知道这其中的市场有多大。现在,风口即将关闭,你还不抓紧进入?
如何玩转“互联网+土地流转”
“互联网+土地流转”,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其中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形成合适的模式?
1、解决信息不对称
“我们的初衷就是改变传统土地流转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地合网创始人罗亚维说,以往企业、大户想流转土地,都要先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村委会反复了解、协商,“如果想要租用的连片土地归属不同的承包户,还要挨家挨户征得同意,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成功。”
从提供信息到安排看地,从地块测量到价格评估,乃至代办交易过户,地合网全程介入。“每一块上线的土地都经过严格考察和勘测,确保信息真实有效。”罗亚维说。
针对信息源的真实性,神州土地与全国200多个县级地方政府合作,以投入资金、技术的方式共建当地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而为政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交易中心的建设、软件系统以及人员培训等。
2016年底,河北邱县农交所联合神州土地注册成立我国首个农村产权经纪人协会。这支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等人员组成的队伍,成为神州土地收集信息、撮合交易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些深入基层的经纪人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在第一时间将待流转的土地信息上传到县、乡一级的产权交易中心等待匹配。经纪人之间还建立了微信群,可以随时互通有无。
2、探索规范行业标准
在流转中,土地价值评估是核心问题。特别是对于许多人生地不熟的投资者来说,如何避免成为“冤大头”,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根据光、温、水以及政策用途等主客观条件,每一个在‘地合网’上线的地块都会被首先评测出不同等级。”地合网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助理张浩说,“地合网”在业内首创了由96个调查项目、37项评级指标、6大维度构成的宗地测评系统。
除了构建价格计算模型,保障基础数据质量同样重要。对于“地合网”来说,活跃在全国141个县区的直营、加盟机构以及遍布农村的6000多位授权经纪人,正是这一双双“火眼金睛”。
3、平台如何实现盈利
据神州土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张杰介绍,神州土地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盈利:
首先,通过线上发布信息、线下撮合交易的方式匹配供需双方,收取一部分中介费用,帮助农民解决“地”的问题。
其二,通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实现盈利,帮助农民解决一系列“产销”问题。“以产前农资服务为例,目前我们能够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资的统购统销。由我们直接和农资厂家谈合作,我们的客户一笔能省下好几万块,我们也能从中抽取利润。”张杰说。
除此之外,神州土地还通过“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的模式开辟了农业金融服务业务领域,其核心业务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盈利渠道之一。
4、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无论对于土地流转行业,还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资金问题是绕不开的。
据张杰介绍,神州土地和个地方共建的产权交易中心,资金来源大部分依靠地方财政支撑,然而国家目前没有针对交易中心建设以及运行方面的补贴。
原则上,土地确权的目的就是进行流转交易等成果应用,到2018年确权正式完成的时候,所有县级产权交易中心都应该建起来了,因而国家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针对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补贴地方财政。
5、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目前,只有经营权证书,银行是不敢放款的,因为它解决不了风险的问题,一旦出现坏账,抵押物的处置将成为一个瓶颈。而我们产权交易中心的二次流转业务正好可以有效破解这个问题。”张杰说。
在神州土地线上的资产处置频道,农户拿着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除政府设立一部分担保金外,神州土地也会出10%左右的金额作为担保,实现政企银三方共担风险。有的项目还会提前做预流转,把风险处置放在前面。
一旦出现风险,经纪人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合适的需求方。“因为被处置的土地租金一般低于实际价值,所以其他经营者都会抢着要,我们还要通过竞价的方式对二次流转对象进行筛选,选择出价最高者进行处置,能够很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张杰说。
“地合网”也协助当地政府探索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二次流转交易处置机制。一旦出现不良抵押贷款,“地合网”便可通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尽快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二次流转,最大程度降低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