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牵线”,银企“联姻”

发表于:2017-05-11

  “我的养殖场建在山里,土地是流转的,已经投入了几千万元,现在想扩大规模,却得不到贷款的支持,请问,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近日,在贵州省农委和省金融服务“三农”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主办的“金融支持畜牧(水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来自黔南州平塘县丰盛种羊基地的李兴隆向参加座谈会的金融机构负责人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当天,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介绍相关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和操作流程,贵州黔农融资信用担保中心介绍了融资担保运作模式、操作流程,现场回答了畜牧(水产)业企业家们的提问。

  贵州省农委主任刘福成介绍,举办这样的座谈会,为畜牧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让银行了解畜牧行业的资金需求,疏通企业融资障碍,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目前,贵州支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机构类型,不仅有长期以来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正在积极探索介入“三农”领域,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服务机构的大量涌现,也为贵州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获取信贷资金的机会。

  为破解涉农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目前,贵州金融服务畜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金融机构类型呈多元化格局、金融政策陆续完善、融资担保渠道不断拓宽、涉农信贷政策配套激励机制持续完善。下一步,将加强银企合作,推动金融业与畜牧业良性发展,针对畜牧业产业特点,创新信贷产品。

  2011年,贵州13个县市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村产权融资担保的有效方式,进一步拓宽了试点地区涉农企业的融资担保渠道。

  据了解,目前全省支农再贷款限额已累计达到105亿元,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全省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3月末的涉农贷款余额达1281.5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47%。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