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议青海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

发表于:2017-06-22

  图为《品牌农业与市场》杂志社总编辑梁剑就如何打造农业公共品牌和特色品牌作报告。 

  6月20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青海省农牧厅承办的中国青海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论坛邀请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品牌农业与市场》杂志等单位3名专家,围绕农业现代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品牌农业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为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谋新变。

  出席论坛的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指出,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的奋斗目标。农牧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推动生态生产生活互利共赢”,努力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

  对于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话题,我国草地生态学研究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赵新全给出了一套草地可持续管理的生态—生产—生活“三赢”模式,包括“治理-种草-养畜-销售”为核心的生态衍生产业模式和“减压增效”的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新范式。

  而对于青海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农业与市场》杂志社总编辑梁剑有自己的思考:“鲜明的整体印象+强势关系联想,是农业品牌的生长沃土。青海要发掘特色,树立标志,实现区域的抢先占位和企业的抢先占位。同时要打造核心产品品类,培育产业集群,通过大数据经营,实现多层次的市场和资源对接。”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坚持以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和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为平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精心打造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品牌,深入推进绿色循环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