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中国农民为什么干不过美国3000万农民?!

发表于:2017-07-28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农业发展,甚至给出各种农业补贴。但与米国(美国)相比,我们却相差甚远。


仅仅从数据对比上看,我们中国的农业人口就有8亿,算是农业大国了。而反观美国,2016年总人口约为3.231亿,农民约占总人口10%,也就是说,美国农民最多有3231万人。

美国农业占比.png

但是,但是,中国农业为什么还是干不过不到美国呢?


中美农业1.jpg

01、人均耕地面积差距悬殊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折合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大约3亩,美国人均耕地面积0.7公顷约10.5亩,折合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约525亩。这个数字虽然不一定精确,但反映了中美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差距在100倍数量级。


02、耕地地形复杂


并非说我国没有投入机械化耕作,而是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地形复杂。分布在平原、沿海地带的耕地,要使用机械化耕作是相对容易的。而分布在山地、丘陵为主的耕地,要实施起机械化耕作,是很困难的。


梯田就是最好的例子,每块梯田的面积其实不算很大,基本都是以很长的长方形为主,并且梯田的坡度很大。要把机械开上去,已经很考验技术了,别说在狭窄的梯田进行机械操作。



03、农业技术投入小,生产成本高


美国农业资源结构的特征是人少地多,劳动力供给短缺。所以“物以稀为贵”,农民的劳动力价值较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技术来解决。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使用,促使美国的农民真正的“解放双手”。


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粗犷的低级阶段,科技的投入很有限。低效率的纯人工操作,导致中国农业面临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的尴尬局面。


其次,农民对突发天气的应对方式太少,甚至看天吃饭;对农产品的正确保鲜技术掌握少。所以,出现了所谓新鲜好看的“甲醛大白菜”、“毒豆芽”等危害农产品。

中美农业.jpg

04、精细化耕作成本高


农民要提高成产效率和质量,就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耕作。


但是要成功实现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和知识投入。本身素质较低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尝试,就无法彻底的改变。


农民情愿选择最原始的耕作方式,也不愿冒险做农业变革尝试,毕竟没有人帮他们承担经济风险。


05、初级农产品交易难赚钱


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出来打工,是因为靠农业收入实在是太低了。


大部分的农产品,小规模作业,销路难找;而少部分进行大规模作业的农户,也无法解决宣传、包装、销售、深加工等问题,导致他们只能低价销售。


这两种方式,农民都没办法通过农产品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人口向大城市转移,去一线城市务工,才能赚钱养家糊口;而剩下的老人儿童也不具备劳作能力。


所以,农村的耕地逐渐被丢弃,成为荒地。收入较高的务工者,有很多都选择移居城市,导致农村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缓慢。



总的来说,中国农业本身的发展,有自己的地理缺陷,也有技术缺陷。国家除了用政策支持,还要对农民普及科学耕作的知识,不然无法实现农民“双手解放”。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