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豆制品走向国际化

发表于:2017-07-28

  本报记者 常 理

  近日,第38届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大会发布了《非发酵豆制品》标准,该标准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法典委员会商品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全程组织完成。

  据悉,该标准于2002年在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协调会上首次提出,2005年在CAC大会得到批准。在10多年的制定过程中,得到国内食品法典委员会牵头部门卫生部和农业部的指导,国内众多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技术指标的研究,全面履行CAC标准制定程序,与10多个CAC成员国成立电子工作组和实体工作组,反复修改文本,最终在第19届CAC亚洲协调会上完成了该标准的实质性审查,并在第38次会议上正式批准发布。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说,该标准覆盖豆浆、豆腐、豆腐干和腐竹4种产品,都是我国传统豆制品。该标准的实施,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遇,提升了地位,增加了话语权。同时,引导我国传统产业积极利用国际标准开拓国际市场。

  姜明说,我国是大豆主要生产国和加工国,食用豆制品有上千年历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食品。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优点,其营养价值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原则。该标准的发布将提升我国豆制品的国际知名度,更好地为全球市场提供优质食物来源,也将促进我国大豆产业深加工和国际化发展。

  此外,该标准的发布将有利于推动豆制品国际贸易。目前,我国豆制品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加工工艺和上百种产品。随着我国豆制品加工技术进步,以及冷链运输的应用,国际贸易也在迅速增长。同时,该标准将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寻求新的增长点,扩大出口贸易。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