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重在“特色”,有些人却偏偏看不到
与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127个特色小镇相比,今年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的数量翻了一番还多。
按照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的划分,特色小镇经过“小镇+一村一品”的1.0版,“小镇+企业集群”的2.0版,“小镇+旅游休闲”的3.0版,如今进入“小镇+新经济体”的4.0版。
特色小镇,关键在于“特色”,如果特色小镇“千镇一面”,那就背离了特色小镇规划的初衷。
如果建设特色小镇,是为了规划而规划,为了创建而创建,那样不仅无法创建成功,还有可能带来更深层次的危害,被设计规划的小镇,不仅可能无法按照上级设定的方向走,还有失去原有特点的可能。这样的特色小镇,受害的必然是生活在小镇中的每一个居民。
小禾认为,有条件创建特色小镇的地方,应该按照当地原有的特色,对自身优势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掘。找准自身的特点,瞄准正确的方向,进行产业的融合创新,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新路。
没有自己的特色,还敢叫什么“特色小镇”?
一个小镇,天生丽质,青山绿水,风景秀美,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近年来坚持发展生态旅游,已经初见成效。在这样的基础上,政府引导专家进行相应规划,引入外界资本投资,引领产业升级创新,这样的特色小镇才是真正的特色小镇。
一个小镇,工业发展半吊子,经济没上去,环境破坏了。农业毫无特色,别说生态农业,粮食安全都保证不了。突然间,当地要修建一条高铁,从小镇旁边经过,镇上连个站点也没有,对当地农户来说,高铁的意义只是征了半亩地,赔了几万元……这就要转型建设“高铁小镇”,有人觉得它能成功吗?
除了对小城镇进行合理规划,还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对于能够发挥市场作用的,消除各种障碍,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创造条件。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