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雁归经济”推动农村“双创”

发表于:2017-08-12

  本报讯(记者 余瑶)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雁归经济”,形成了“返乡创业一人,带动致富一方”的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13.72万人,累计89.93万人;新增创办企业7.67万个,累计45.83万个;新增带动就业114.94万人,累计454.47万人。

  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河南省专门成立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全省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牵头抓、其他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

  出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河南省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资金、金融、平台建设、创业奖补4方面20条具体支持措施;通过整合就业补助等专项资金,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省级母基金设计总规模100亿元;加大贴息力度,采取多种担保形式,降低农民工创业融资成本,上半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99亿元,累计发放209亿元以上。

  搞服务,建好创业载体。以情动人引主体,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带队走出去,做工作、搞服务,将外出务工人员请回家乡创业;建立平台搞服务,多数市县设立了返乡下乡创业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和享受优惠政策等“一站式”服务,开封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二十二证合一”;加强培训提能力,今年上半年培训返乡创业人员6.75万人次;整合资源推创业,鼓励支持返乡下乡者进入园区,宜阳县依托县培训中心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135人,创办企业22家。

  抓示范,营造社会氛围。树立返乡创业典型,表彰5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确定28个省级试点县,认定28个省级示范园区、50个省级示范项目作为返乡下乡创业的标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200万元、50万元、2万-15万元。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河南返乡下乡创业效应逐步显现,正在实现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雁归效应”转变。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