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为何“水土不服”?
农民合作社模式在国内为什么水土不服?
出现大量不良表现的原因并不是农民合作社制度设计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跟我们国家农村历史发展阶段、政府推广方式有关。
1、首先是历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全民做生意发家致富,挣钱成为中国人最普世的价值观,农民也不例外,即使是弱者联盟,强调内部民主,分享收益的农民合作社也是要去挣钱的!
怎么挣钱?当然是公司化运作最挣钱,理论的说法叫做在“公平和效率间,大家默认效率优先”,公司化运作无非就是要有主事人,带头人负担绝大多数工作,承担绝大多数风险,获得绝大多数收益,这是历史阶段决定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合作社像公司,但是一旦这波历史风潮平息,合作社本身对社员、对农民的反哺,公平的追求自然就会浮上水面,这么多弱势农民靠什么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靠资本为王的公司?
所以虽然合作社在国内遇到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全世界合作社依然在持续发展,国内也会一样,只是还没有发展到国外那个阶段。
2、其次是政府推广方式问题,2006年国家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后,本来应该是缓慢的,逐步由农户自动自发,资本逐步进入最终形成的农民合作社,经由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运动式推动演变为一场全民造假活动,那时候五个农户身份证就成立一个合作社,成立一个合作社农业主管部门补贴几千块钱,在这种运动式推广下必然导致大量虚假合作社产生,也给不了解农民合作社经济形态的人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近些年,政府也意识到了运动式推动某项工作带来的恶劣后果,所以在农民合作社领域也不断在调整,要求有实际经营内容,采用农业补贴形式扶持“弱者联盟”的发展,结果实际运行下来,虽然很多真正的合作社得到了资金帮扶,但是部分也被掌握政府关系的大资本,通过建立虚假农民合作社套取农业补贴挣钱,这几年农业补贴项目验收愈加严格,也遏制了一部分这样的现象。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会有人浑水摸鱼骗取到补贴,再大加宣扬,导致不熟悉这方面的人对农民合作舍观感更加更加恶劣。
来源:知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