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鲜电商的前置仓可能变成“毒苹果”
1、生鲜电商与便利店,是伙伴,还是对手?
生鲜电商将前置仓布局于便利店,无异于与狼共舞。
生鲜电商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除了品质和品类,即时性消费成为消费者新的需求。生鲜即时性消费,指用户线上下单后2小时内,选购的生鲜就能送上门。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生鲜电商采取了前置仓的做法——将生鲜提前配送至合作的便利店,从而更快速地送到用户手中。
业内专家认为,便利店能为生鲜电商省去建仓费,但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同时它们也是生鲜电商的竞争对手。如何处理和便利店的关系,是生鲜电商要考虑的大问题。
2、前置仓前景看好,已有生鲜电商尝甜头
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COO曾斌曾公开表示,长期以来生鲜电商已形成快递模式、传统O2O模式及前置仓模式。快递模式成本高、损耗大;传统O2O模式需要高毛利的水果支撑,而这不符合国人消费习惯;前置仓模式可以解决物流配送问题,因此有望成为生鲜电商行业的破局关键。
前置仓模式,就是在靠近人流的区域设置多个生鲜冷藏仓,可以自建,也可以选择与便利店、超市合作,客户在生鲜电商线上下单后,通过前置仓可以快速将生鲜商品送到客户手上。既能满足用户即时性消费,商品的品质也有保障。
启动前置仓的易果生鲜日前表示,易果生鲜将把便利店作为前置仓的一部分,将生鲜提前配送至合作的便利店,接下来将与更多连锁便利店合作来拓展生鲜市场。
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则是"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 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先在华南、华北、华东等区域建立城市分选中心,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设立前置仓,覆盖半径3公里的范围,如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保证2小时内把生鲜产品送到客户手上。目前,每日优鲜已在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
尝到甜头的还有U掌柜。U掌柜开发了一套系统,通过商品的销量、价格、季节等因素预测未来销量,据此对前置仓的存货进行调配。每个仓库能覆盖3公里的半径,在上海早已实现1小时送达。
3、前置仓设在便利店,需要更多智慧
与自建前置仓相比,将门店或便利店作为前置仓的生鲜电商似乎没那么幸运。
早前,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都曾试水"前置仓",但都没有持续下去。2015年,天天果园上线了O2O业务"天天到家",计划通过自有的50家门店(目标是100家)走"门店+前置仓"模式。但一年后天天果园线下店全部关闭,"天天到家"变成了"闪电购","门店+前置仓"统一被"仓库"替代。本来生活也于2015年推出"本来便利",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地把便利店作为自己的前置仓,但运营不到1年也淡出了大众视线。
零售行业资深人士宋爱斌认为,与每日优鲜、U掌柜相比,易果生鲜此次与便利店的合作,省去了建仓的成本,但需要多与合作的便利店沟通、磨合,包括成本、储存标准、储存空间。
另外,与生鲜电商合作的便利店,也演变成了生鲜电商的对手。部分7-11便利店已经开始卖蔬菜、水果等生鲜,华润万家等社区超市也设置了生鲜区。
"如何与对手合作、共舞,把对手的优势转变成自己的优势,是所有生鲜电商都需要学习的新课程。"宋爱斌说。
来源:万果风云|亚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