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农业”,大有可为!

发表于:2017-09-03

  “2017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暨全国品牌农产品交易会”昨日在南京开幕。来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中科院有关机构,全国肥料、农药、农机等生产商、经销商代表,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千余人参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成为不少参展企业推介重点。

  “永年蜜桃,采摘时间:2017-08-30;农场名称:大禾庄园;农场地址:江苏省泗阳县城南迎宾大道1号。”在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展台,每个陈列的水蜜桃上都贴有二维码,记者随手扫描一只水蜜桃,其种植信息立刻显示在手机屏幕上,铅含量、有机质含量、酸甜度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我们为提升果品安全品质,最新研发的‘寻果’追溯平台。”研究院院长助理刘璟说,“‘寻果’平台最大的创新在于,在安全追溯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对品质进行追溯,从‘可以买’的层次提高到‘应该买’的层面。”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资物联网综合应用与示范基地,无锡市供销合作总社在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开展农资商品的信息码编制工作。无锡市社理事会主任吴满良介绍,市社对无锡农资公司及其部分直营、加盟销售网点进行建设和改造,对区域农户、种植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的基本数据进行信息采集,免费发放信息卡,建立农资用户信息系统档案和“销售有记录、信息可查询、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质量可追溯机制。“我们还免费为农户获取田间气候数据,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信息,指导农户科学种地。”吴满良说。

  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大鹏认为,除了进行可追溯管理,物联网可以和现代化、智能精准化种养相结合,与农产品电子交易、订单农业、期货农产品相结合,还可以与土地确权、土地资产化、证券化相结合。 (吴 琼)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